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芯片及驱动层面的安全问题变得日益关键。近日,全球知名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发布了针对三项零日漏洞的安全补丁,成功堵塞了黑客借助这些漏洞实施定向攻击的可能性。这些漏洞的发现和修复不仅是安全行业的重要进展,也为手机用户和厂商敲响了防护警钟。该事件凸显了芯片安全防护的关键性及团队协同的重要作用。高通此次修复的漏洞主要集中于其图形处理组件,分别为CVE-2025-21479、CVE-2025-21480和CVE-2025-27038。Google Android安全团队率先发现这些问题,并迅速通知高通,促使其紧急修补。
前两个漏洞的安全评分高达8.6分,属于严重等级,第三个漏洞评分为7.5分,同样不容忽视。这些漏洞涉及Adreno GPU的授权问题和内存损坏风险,攻击者通过触发特定指令序列,能够在GPU微码执行上下文中非法执行代码,进而可能完全控制受影响设备。具体来说,CVE-2025-21479和CVE-2025-21480利用的是图形组件中的授权缺陷,存在越权执行指令导致内存破坏的风险;而CVE-2025-27038则是典型的use-after-free漏洞,能够在图形渲染过程中造成内存损坏,从而使攻击者成功执行恶意代码。这些漏洞的利用范围虽现阶段较为有限,但攻击目标明确,主要针对特定用户群体,属于典型的定向攻击。高通官方发表声明,已于五月向主流OEM厂商下发补丁,强烈建议尽快部署更新以保障设备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漏洞在过去也被用于商业间谍软件攻击,涉及知名恶意软件开发者如Variston和Cy4Gate,表明这类漏洞一旦被利用,可能导致严重的隐私泄漏和安全威胁。
面对这类高危漏洞,用户和企业应密切关注设备厂商的安全更新,及时打上补丁,避免成为攻击目标。同时,厂商需加强对底层驱动和芯片固件的安全审计和监测,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从技术角度看,图形处理单元作为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性能提升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旦存在安全缺陷,会直接威胁设备整体安全架构。攻击者通过GPU层面的漏洞渗透系统,能够绕过传统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发动更加隐蔽且难以察觉的攻击。这对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设计与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标准和要求。高通此次快速响应和修复漏洞,显示出其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与Google Android安全团队的紧密合作关系,也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典范。
未来,随着5G、AI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融合,设备安全面临的威胁将更加多样和复杂。芯片厂商、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必须构建坚固的安全防线,从源头上防范零日漏洞的产生和被利用。同时,用户也应增强安全意识,不随意安装未知来源应用,保持系统和软件的及时更新,形成安全的数字环境。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零日漏洞虽然隐蔽,但其潜在危害巨大。只有企业与社区协同合作,快速响应、及时修复,才能有效遏制网络攻击的蔓延,确保移动设备的安全与稳定。高通在安全领域的积极作为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期待未来更多厂商加入协作,共同构筑健壮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