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因其高回报潜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但随之而来的骗局也层出不穷。2023年,FBI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发布报告称,当年因加密货币相关诈骗导致的投资损失达到创纪录的56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45%。这一数字显示了加密货币领域犯罪活动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也提醒所有投资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报告指出,投资诈骗是加密货币领域最常见且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欺诈形式。在超过69000起加密货币相关犯罪投诉中,近一半涉及投资诈骗,诈骗金额高达40亿美元。尽管这类加密诈骗案件只占FBI全部投诉数量的约10%,但损失金额却占到投诉者总损失的一半左右。
这些投资诈骗通常以向受害者承诺高额回报且风险极低为诱饵,被称为“信任型”诈骗,即俗称的“宰猪盘”。这一手法通过长期在消息应用上与受害者建立关系,获取信赖后,诱使对方将大量资金投入虚假加密平台。受害者往往面临无法提现的困境,导致经济损失惨重。 很多受害者为了弥补投资损失,不惜背负沉重债务。FBI报告显示,30至49岁的群体提交的投资诈骗相关投诉最多,但60岁以上的高龄群体所遭受的损失金额最大,去年就超过12.4亿美元。 地域分布方面,尽管FBI接受来自全球的举报,但美国投资者占到83%的加密诈骗投诉。
加州居民成为举报最频繁的群体,不仅投诉数量位居榜首,经济损失也达到12亿美元,凸显该州在加密投资领域的活跃度与高风险并存的现实。 报告还揭露了一个触目惊心的黑暗关联:部分加密投资诈骗由东南亚人蛇集团运营,这些集团通过绑架或控制受害者,将其迫使参与诈骗操作。联合国及多家媒体调查发现,“宰猪盘”骗局背后存在着人身贩卖和强迫劳动的链条。 这些诈骗团伙通常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特别是在亚洲的年轻人远赴境外,然后通过高额债务和恐吓维持对其控制。在这样的诈骗“基地”,被贩卖者被迫参与网络诈骗活动,工作期间不仅要还“大额”债务,还要支付食宿费用,如此恶性循环使他们难以逃脱。 FBI特别提醒美国公民出国时应警惕类似的假招聘陷阱,避免落入境外诈骗窝点。
此外,针对加密货币诈骗日益复杂和隐蔽的特点,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正加大跨国合作和技术侦查力度,旨在遏制诈骗链条,保护投资者利益。 如今,加密货币投资市场依然充满机遇,但也潜藏巨大风险。投资者应提高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谨慎评估投资项目和平台的可信度。对于不明来历的投资邀请,无论回报率多高,都需谨慎对待。建立多方验证机制、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人承诺,是避免掉入骗局的关键。 综上所述,2023年加密货币诈骗案件数量和损失金额均达到新高,显示了数字货币领域安全形势的严峻。
无论是年轻投资者还是银发族,都应保持警醒,深入了解投资风险,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与此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手段的整合,将成为打击这种新型跨国金融犯罪的有力保障。加密货币的未来辉煌仍需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孕育,唯有多方协作和持续监管,方能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