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形式,承担着诸多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任。然而,近期英国一家关键风电零部件供应商Electric Glass Fiber UK(电玻纤维英国公司)的工厂宣布即将关闭,给净零碳排目标背后的供应链安全敲响了警钟。该事件不仅反映了当前风电产业链面临的多重压力,也揭示了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过程中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 Electric Glass Fiber UK是一家位于英国威根的工厂,隶属于日本Nippon Electric Glass(日本电玻璃)集团。该工厂主要生产用于风力发电机组以及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玻璃纤维。这些玻璃纤维对于制造高性能、耐用的风力叶片和电动汽车结构至关重要。
英国作为欧洲风电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依赖该供应商提供稳定的国内供应。 然而,尽管该英国工厂在2022年仍保持盈利状态,近期两年里出现了显著亏损。根据日本母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2023年亏损达到300万英镑,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200万英镑。工厂关闭的主要原因包括来自中国低价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能源价格的高涨。尤其是在全球能源价格整体攀升的形势下,英国制造业面临着其他欧洲国家无可比拟的能源费用负担。 英国工业能源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是本次供应商关闭的核心经济动因之一。
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中断导致全球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英国工业用户的电力和天然气账单比疫情前四年增长约290亿英镑。尤其是铁钢工业因能源消耗巨大,经历了能源成本飙升的冲击,加上产量下降,这种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的经营压力。 英国的高昂能源价格不仅是市场供求问题,还受到多项政策性费用的推动。气候变化征费、可再生能源义务和上网电价等绿色监管收费虽然旨在支持清洁能源建设,但也无疑提高了工业用电成本。相比之下,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尽管同样遭遇能源危机,其工业电价相对低廉,增强了竞力优势。 针对中国低价进口产品,英国和欧盟自2020年起对来自中国的玻璃纤维产品实施“反倾销”关税,以保护本土产业。
然而,反倾销措施到2025年初将届满,短期内失去保护屏障令中国玻璃纤维仍保持强大市场优势。Electric Glass Fiber UK的销售大部分流向欧洲,从而加剧了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产业链自给率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价值。日前英国能源大臣宣布投入10亿英镑建设离岸风电供应链制造能力,涵盖风机叶片、电缆及浮动风电平台等关键环节。然而,Electric Glass Fiber UK的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政策支持与现实市场压力之间的矛盾,企业仍难以应对激烈国际竞争以及成本上升双重挑战。 该工厂关闭对英国乃至欧洲的风电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玻璃纤维作为叶片制造基础物料,供应链受阻可能导致风机产能下降,进而拖慢绿色能源项目进度。其次,电动汽车产业同样依赖高性能材料,供应短缺或将影响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和交付周期。第三,传统制造业能源成本上升对整体产业投资环境形成负面反馈,影响英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从全球视角观察,类似供应链紧张和重要零部件制造商关闭的现象并非孤例。风能、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领域受到地缘政治、贸易摩擦、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原材料供应瓶颈多重影响。这种情况下,持续投资制造能力提升、加强供应链多元化以及深化国际合作等策略日益重要。
此外,加快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生产也成为降低制造成本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与材料科学进步或将帮助企业在应对价格压力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应提供更稳定的能源价格支持与适度的产业保护,确保关键绿色制造环节的持续运转。 英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的关键节点。Electric Glass Fiber UK的关闭作为警示,提醒各界均需重视绿色产业链韧性建设,避免因单点供应风险而延缓净零目标实现。未来,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协作,将在优化供应链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和缓解能源成本压力方面发挥决定作用。
总体而言,随着全球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风电零部件供应链建立在稳固的基础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之上显得尤为关键。Electric Glass Fiber UK的关闭事件凸显了这一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和英国,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唯有有效应对内部成本挑战和外部竞争威胁,绿色能源产业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增长与环保目标的双赢标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供应链多元化和打造有竞争力的本土制造能力,将是保障净零碳排供应链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