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在多个领域的持续影响,他的政治动向也开始受到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2025年7月,马斯克宣布成立独立的美国党,表示该党将支持比特币(BTC)和实行温和的中间派政策。这一举动不仅昭示出他对当前美国政治体系的不满,也暗示着加密货币在未来政治中的潜在地位。然而,美国政治的两党结构根深蒂固,第三方势必面临巨大阻力。美国党的真正政治诉求尚不明晰,但马斯克的这次尝试为加密货币及政治生态带来了新的话题和思考。 美国党的成立背景与政治意图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的契机与国会通过的特朗普执政时期争议性《一大美好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息息相关。
该法案将联邦债务上限提高了5万亿美元,采取了诸多对1%富人阶层有利的减税措施,同时削减了诸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和医疗补助(Medicaid)等社会支持项目。此外,法案还减少了对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相关优惠。马斯克批评该法案违背最初减少政府开支的承诺,认为其加剧了财政风险和社会不公。面对这样的政治现状,马斯克决定尝试用美国党的形式来发出新声音。 虽然美国党尚未举行正式的党代会或发布详尽的政纲,但马斯克透露,该党主张温和的中间派路线,强调减少政府开支、推动能源领域放松管制并支持比特币。除此之外,马斯克还曾转发特斯拉车主硅谷组织提出的政纲建议,包括削减国家债务、升级军事技术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以及倡导言论自由和支持“生育鼓励政策”(pro-natalism),以应对全球出生率下降问题。
然而,这些主张仍然处于设想阶段,在政治实践中仍存在重重不确定。 比特币在美国党中的定位及实际意义 作为加密货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数字资产,比特币在经济和政治舞台的地位日益凸显。马斯克支持比特币,反映出他对新兴技术及去中心化金融理念的认可。美国党若能贯彻此理念,可能推动加密货币政策的改革,促进加密资产的合法化和广泛接受。有分析人士认为,比特币作为一种非政府发行、抗通胀的数字货币,其价值将在美元疲弱的背景下持续走强,马斯克赋予该党对比特币的支持,意在彰显其对金融创新的信心。然而,比特币的支持更多的是政治宣言,缺乏具体的政策操作路径和详实计划,实际落地难度较大。
美国政治系统对第三方的结构性限制 美国政治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主导已数十年,第三方政治势力屡次尝试打破两党垄断,却大多以失败告终。历史上,诸如人民党、进步党、以及1968年乔治·华莱士领导的先前“美国党”等均未真正撼动两党格局。近年来,安德鲁·杨推出的前进党也未能取得显著突破。专家指出,美国选举制度、选区划分以及资金筹措机制等结构性因素,使得新政党难以快速获得广泛支持。美国布法罗大学政治学临床助理教授柯林·安德森表示,只有当主要党派之一崩溃,新的主要政党才有机会崛起。特朗普若退出政坛,导致共和党内部裂解,将为美国党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窗口。
然而,美国党的成功之路仍需面对制度障碍。即使针对易受攻破的众议院或参议院席位集中发起挑战,也未必能带来根本改变。彭博社专栏作家弗朗西斯·威尔金森认为,除非彻底改变美国选举结构并改造选民和候选人的动力,否则美国党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正因如此,马斯克虽拥有巨大影响力和资金,但在政治技巧和操作经验方面仍显不足。 马斯克政治冒险对特斯拉和个人声誉的影响 马斯克作为特斯拉CEO,其政治行动已引起部分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担忧。投资公司Azoria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费什巴克即宣布推迟Azoria特斯拉凸性ETF的上市,理由是马斯克参政分散了对特斯拉的注意力,可能影响公司运作和股东利益。
特斯拉股票在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后明显下跌,进一步反映了市场对其政治举动的不确定和担忧。此外,马斯克以往的政治活动也未能带来预期效果。例如,2025年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的选举中,马斯克公开为特朗普支持的候选人助选,采取了极富争议的“奶酪帽”造型和巨额现金赠与选民等方式,最终却未能翻盘选情。此类经历显示,马斯克在政治领域的直接介入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和社会质疑。 未来展望与挑战 尽管面临重重阻碍,但美国党的成立具有象征意义。它反映出硅谷企业家对现有政治体制的不满和改革愿望,也凸显了数字货币与传统政治的融合趋势。
随着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以及选民结构的演变,第三方政治势力或将在未来迎来突破机遇。然而,美国党的成功不只依赖明星效应和资金支持,更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纲领,建立坚实的基层组织,以及进行有效的选举策略规划。比特币政策的推广虽是吸引支持者的亮点,却必须与经济、社会、教育等多维度议题协同推进。 总体而言,马斯克的美国党充满着变革的潜力和挑战。其支持比特币虽符合时代潮流,但要真正影响美国政治格局,破解两党垄断,仍是艰难漫长的旅程。马斯克能否借助其名声和资源撬动这块看似坚不可摧的政治大厦,值得持续关注。
无论结果如何,比特币及加密货币将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未来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而马斯克此次政治尝试亦为公众提供了一次探讨科技、金融与政治交集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