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美国作为AI创新的引领者,虽然在技术研发方面保持优势,但能否在未来几年内成功搭建起支持超级AI训练运行的基础设施,仍存在巨大挑战。核心瓶颈不在于算法设计或芯片制造,而是庞大的电力供应和能源基础建设。随着AI模型对计算资源的需求每年增长四至五倍,支撑这些庞大数据中心运行的能源问题愈发凸显,尤其是在环境政策趋严和供应链不稳的当下。地热能源因其稳定性和潜力正在逐渐成为美国构建大规模AI计算中心能源保障的重要方向。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技术与国家安全主任Ben Della Rocca指出,未来五年内,建设千兆瓦级别的训练中心对于保持美国AI领先地位至关重要,而这需要新增大量的清洁能源供应以及快速高效的项目审批流程。
美国能源政策执行令于2025年1月推出,旨在推进在国防部和能源部所辖联邦土地上建设AI数据中心,绕开部分州与地方的审批限制,提升建设效率。但即便是联邦土地建设,也逃不开国家环境保护法(NEPA)的审查,部分专家呼吁利用国防生产法(DPA)加速审批流程并保障关键设备优先供应。对于能源技术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天然气是最便捷的方案,然而天然气面临供应瓶颈、环境风险和未来可能淘汰的困境,不宜被视作长期唯一选项。相对而言,核能和核聚变技术因建设周期长、商业化程度低,难以在未来五年内满足需求。而太阳能结合储能技术固然成熟,但受制于资源分布和间歇性问题,难以保证大规模恒定供电。相较之下,新一代地热能源凭借其不受天气影响、供应稳定且碳排放极低的优势,成为了极具潜力的能源解决方案。
地热发电通过钻探至地下热岩层,将热水循环传至地面驱动蒸汽涡轮发电,利用类似蒸汽锅炉的原理实现持续能源输出。传统地热发电依赖自然形成的热液储层,但新兴的增强型地热技术通过水平钻探和裂缝压裂(fracking)人为制造储层,显著扩大了潜在利用范围。美国拥有庞大的石油天然气从业人员和完善的钻探产业链,为地热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技术支持。企业如Fervo和加拿大的Eavor项目已经在进行中小规模示范,谷歌部分数据中心开始试用地热能源。要达到未来五年内多千兆瓦的供应目标,需要成百上千个“钻探三联井”,这在人口密集的其他能源开发模式下已经多次实现,显示出实现规模化的可能性。此外,地热能源采集区域多集中在内华达等西部联邦土地,正契合AI数据中心选址的趋势,为推进项目审批和土地利用同频共振创造了条件。
环境层面,地热发电所需建设对生态影响远低于传统采油或大型水坝建设。虽然钻探会产生一定扰动,但整体环境风险较小,片区内如有珍稀物种分布,仍需深入环境评估。政策层面,美国政府借鉴页岩气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结合财政激励、研发支持和监管调整,为下一代地热技术铺平道路。页岩气的发展得益于早期政府对研发的资助、税收优惠、价格机制调整及低利率资本环境,地热领域需要快速压缩研发到商业化的时间窗口,吸引更多风险资本和产业投资参与。当前最大的阻碍之一是投资者对项目开发周期、许可及资金回收周期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资金链紧张。政府可发挥关键作用,以财政投入分担前期风险,简化审批程序,明确鼓励信号,提升资金流动性和市场信心。
同时,电网传输建设也是建设AI大规模数据中心不可忽视的瓶颈。虽然部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于离网建设,直接配套发电设施,但传输线路的完善对于保障电力稳定性、调节用电需求及降低项目风险至关重要。然而,美国输电线路审批周期长达十年,新增线路数目锐减,反映出监管与社区阻力问题。美国能源部可通过设立国家利益输电走廊等机制,与私营部门合建输电设施,简化审批流程,快速扩大传输能力。与此同时,关键电力设备如变压器供应链紧张,建设周期长达两三年,需通过政府贷款担保和产业支持加以缓解。安全角度,AI数据中心不仅是计算资源的集聚地,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顶尖AI模型的开发和训练过程耗资巨大且极易成为攻击目标,面对来自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的网络攻防威胁,物理与网络安全措施必须同步加强。政府贷款、审批等支持条件或将绑定严格的安全标准,推动行业形成共同安全防线。未来的美国AI计算能力建设不仅仅是能源和硬件的规模扩张,更是一个涵盖能源政策、环境监管、供应链管理、安全保障与人才培养的复杂系统工程。为保证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领先优势,联邦政府需要协调多部门资源,落实高效领导,形成跨界合作机制。此外,地热等新兴清洁能源的发展机遇,不仅为AI计算中心供能提供了稳定方案,也推动美国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全球科技竞赛日益激烈的今天,掌握先进能源技术和高效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将成为决定未来科技霸主地位的关键。
美国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上,走出一条以地热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驱动型AI计算发展新路,兼顾国家安全、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政策创新、资金投入与技术融合,才能将雄心壮志变为现实,让美国在人工智能的能源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领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