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先旅后付”(Buy Now, Pay Later,简称BNPL)服务逐渐渗透到旅游行业之中。许多消费者被这种短期分期支付模式所吸引,借助Klarna、Affirm等平台可以轻松预订机票、酒店、游轮甚至演唱会门票,仿佛支付门槛大幅降低,旅行变得唾手可得。然而,业内专家及理财顾问纷纷敲响警钟,提醒公众切勿盲目使用BNPL安排出行,尤其是当旅游开支超过自己实际经济承受能力时。 根据NerdWallet的调查显示,2024年夏季约有18%的美国旅行者计划利用BNPL服务来支付旅游费用,而Klarna报告称其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了50%。Affirm也报告其旅游相关业务在2024年末上涨了38%,交易总额突破了10亿美元。尽管这些数据体现了BNPL在旅游领域的火爆趋势,但事实上,部分消费者正面临严重的债务压力和信用风险。
曾经,BNPL大多被视作奢侈品和高端消费的分期支付工具,但这一传统认知正在发生改变。金融顾问Andrew Lokenauth提到,他遇到的客户中许多人使用BNPL来支付日常基本旅游开销,比如探访亲友或参加婚礼等。越来越多普通家庭和年轻消费者被轻松的分期支付所吸引,忽视了潜在的还款压力。他坦言,自己曾协助超过100位陷入BNPL旅游债务泥潭的客户,这些债务往往让他们举步维艰。 BNPL贷款通常缺乏灵活性,迟缴费用、信用评分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平台如Affirm虽然免收滞纳金,但自2024年起开始将客户的还款记录报告给信用机构,一旦未按时还款,信用历史将受影响。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消费者更为谨慎,但对部分经济状况较弱的用户来说,也意味着信用风险显著提升。 最令人担忧的,是债务远超出旅行本身的经济负担。NerdWallet数据表明,2024年夏季使用信用卡支付旅游的消费者中,约有三成至今尚未还清旅费余额。截至目前,美国信用卡的平均利率已高达22%以上,导致欠款不断滚雪球。尽管BNPL某些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免收利息,但不代表无风险。消费者容易因为多头借贷(即同时持有多笔BNPL贷款)陷入“贷款堆叠”问题。
一份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报告指出,2021年至2022年间,63%的BNPL借款人曾同时持有多笔贷款,这大大增加了违约概率。 旅游规划师Jackie Steele指出,越来越多客户选择用BNPL预订迪士尼主题公园等热门旅游项目,甚至在出行前的最后时刻支付部分费用,这种临时融资行为可能让预算失控。他特别提醒年轻人和经济紧张的家庭,应更关注分期付款的总成本,而非仅仅盯着每月低廉的还款额。 从心理层面分析,BNPL通过拆分账单,降低了即时消费的心理负担,人们更容易在没有充分考虑未来财务压力的情况下作出消费决定。尤其是旅游行业的营销氛围浓厚,当浪漫与冒险的愿望遇上信贷便利,容易催生非理性消费行为,最终带来财务困境。 当前旅游市场伴随着经济波动和通胀压力,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受限,而“先旅后付”服务如果被滥用,可能削弱消费者的偿债能力,甚至影响日后生活质量。
专家普遍建议,旅行前应制定合理的预算,量入为出,确保所有旅游费用能够一次性或通过稳定收入及时归还。任何时候都不应将旅行转变成债务的开始。 此外,监管层和金融机构也在逐步加强对BNPL产品的管理。透明收费机制、合理还款期限以及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查变得尤为重要。部分消费专家呼吁,未来应有更严格的法规规范BNPL服务,防止借贷过度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消费者自身则应加强金融知识学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不盲目跟风借款消费。
综上所述,虽然“先旅后付”服务为想要实现出行计划的消费者提供了资金便利,但背后的财务风险不可忽视。理智、计划性的消费观念和良好的个人信用管理至关重要。正如专家所言,“如果你无法支付这次旅行的费用,就不应该提前启程”。保持稳健的消费习惯,让出行成为身心愉悦的享受,而非债务负担的开始,才是真正值得传递的智慧。对广大旅行爱好者而言,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量力而行,才能在未来的旅途中畅游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