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德国电影院在观众人数和消费行为上表现出多重变化,反映出电影市场正在经历逐步的转型与调整。根据德国电影促进机构(Filmförderungsanstalt,FF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整体影院观众总量有所增长,前25部最受欢迎电影的观众数量却出现了轻微下降。同时,影院内的食品与饮料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类型影片之间显著的差异,揭示出观影体验和观众偏好的多样性。 2017年上半年,德国影院总观众数显著上升,显示出整体娱乐市场依然充满活力。然而,作为市场主力的前25部电影,却吸引了3.57千万观众,占据了61.2%的市场份额,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同期的63.5%有所下降,表明观众分散至更多影片和多样化选择的趋势。市场的这一变化映射出观众的口味愈发多元,也说明小众电影或中型制作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步扩大。
在这25部顶级影片中,德国本土电影的数量从上一年同期的7部下降至4部,吸引了约360万观众远低于之前的980万,显示国产电影的观影动力有所疲软。尽管如此,德国电影中表现最突出的作品是《Bibi & Tina – Tohuwabohu Total》,排在第八位,吸引了160万观众,特别是在10至15岁的年轻群体中拥有极高的人气,其中女性观众占据主导。这类家庭和青少年亲子向电影在本土市场仍然拥有强大生命力。 影片类型对观众消费习惯的影响尤为明显。统计显示,动作类影片《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观众的平均每人消费达到8.74欧元,远高于平均水平4.15欧元。而浪漫剧情片《爱乐之城》观众的平均消费仅为2.39欧元,几乎是动作片观众消费的一半。
高消费与影片类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影迷在观影时的情绪投入和对电影周边产品——例如爆米花、饮料和糖果的购买意愿。 《Bibi & Tina – Tohuwabohu Total》的年轻观众群体消费意愿较强,平均每人花费为5.18欧元,这一数据比整体平均水平高出近一欧元。这说明针对特定年龄层和兴趣偏好的电影能够有效带动影院餐饮的销售,影院经营者可以据此调整产品组合,提升观影体验的附加值。相对而言,年长观众对于影院内食品饮料消费意愿较低。《爱乐之城》观影人群中,30%以上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购买力有限,平均消费2.39欧元的低值可能反映了他们对现有食品选择的不满意或者观影方式的保守。 在票价方面,旗下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与《银河护卫队2》刷新了当期最高票价记录,分别为11.57欧元和10.93欧元。
相比之下,年轻观众为主导的《Bibi & Tina》的票价相对亲民,仅为6.84欧元。整体平均票价则由上一年的8.66欧元小幅上升至8.82欧元。票价与消费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对观影人数的影响,值得影院管理层和电影发行方深入研究。 此次调查基于德国消费研究协会(Gesellschaft für Konsumforschung,GfK)对覆盖25,000名受访者的定期抽样,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数据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及地区的观众,有助于描绘全面的观影消费画像。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影院经营者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调整营销和服务策略,更好地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
随着影院服务逐渐转型为综合娱乐体验中心,加强观众对影院食品饮品的消费显得尤为重要。高消费电影类型有助于提升餐饮利润,而针对老年观众的消费调整亦是必须考量的方向。同时,国产电影能否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仍将对德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电影评分也是影响观众选择和消费的另一因素。《银河护卫队2》以1.26的平均评分领跑所有影片,紧随其后的是《速度与激情8》(1.34)和《海洋奇缘》及《突然爸爸》(均为1.45)。较高的口碑不仅提升了影片吸引力,也可能间接促进观众在影院的消费行为。
总结来看,2017年上半年德国电影市场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影院整体观众规模增长,顶级影片观众略有下降带来电影结构调整的契机。观众的消费行为展示出明显的年龄、性别及影片类型差异,影院需在服务和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国产影片如何抵御进口大片的冲击,强化品牌和内容创新,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电影票价和附加消费的合理布局,将直接影响影院营收表现和未来竞争力。以数据为驱动的精准管理,及对观众需求的深入洞察,将决定德国影院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