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货币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尤其是稳定币领域,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世界的桥梁,一直备受市场关注。2024年至2025年间,稳定币市场价值飙升超过76%,新增价值超过970亿美元,总市值达到224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然而,在这波持续的市场繁荣中,部分新兴稳定币如PayPal发行的PYUSD和法国兴业银行(SocGen)发布的EURCV却未能取得预期的市场突破,这揭示了传统金融机构介入加密市场时面临的复杂挑战。PYUSD和EURCV都代表着传统金融背景下的稳定币尝试。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与监管政策的良好对接,这两种货币理论上具备较强竞争优势。
然而,市场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二者在用户采纳率和市场流通性方面均显疲态。市场数据显示,这些传统金融背景发行的稳定币在整体流通量中占比极低,用户活跃度有限。此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传统金融机构在加密生态系统中与已有的去中心化稳定币龙头如USDT和USDC的竞争压力。USDT和USDC不仅掌握了超过93.5%的市场供应量,其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和用户黏性也远超新进入者。另一面,尽管市场整体向稳定币倾斜,商品支持型代币如基于黄金的Tether Gold (XAUT)和PAX Gold (PAXG)也呈现出增长态势,市值增幅达到67.8%,总规模约为19亿美元。尽管增长显著,这类商品代币仍不过占整个稳定币市场份额的极小部分。
这部分增长更多受到资产价格上涨的影响,而非新用户大幅涌入,说明其投资属性更为明显,而非普遍支付或使用工具的角色。与此同时,现实资产支持的代币(RWA)中的国债代币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强劲势头。2025年4月,代币化国债市场规模突破5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44%。这段时间内,美国推行大规模贸易关税,全球投资者寻求资产安全,推动了对国债类数字资产的巨大需求。在这一细分市场,黑岩集团旗下的BUIDL代币表现抢眼,仅2025年初至4月,市值便激增372%,占据市场近半份额。代币化国债虽然取得爆炸性增长,但用户基础尚未广泛铺开,仅约1.1万个链上地址持有相关资产。
回到PayPal的PYUSD和SocGen的EURCV,则反映出传统金融背景稳定币面临的根本问题。一方面,尽管坐拥强大品牌和合规优势,二者尚未能通过提供真正差异化的产品优势,吸引大批用户转向。另一方面,用户对于去中心化、开放性和创新性构建的现有稳定币生态产生依赖,传统金融载体要改变这一格局,需要更深入的生态布局和社区建设。此外,监管环境的日渐明朗虽然为传统机构入场提供了政策保障,但也带来了更严格的合规监察,使得产品设计和推广面临更大挑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去中心化稳定币如USDT和USDC依靠其广泛应用场景和成熟技术生态,持续深化与DeFi、NFT和多链生态的结合,稳固了市场领先地位。传统金融曾被视为进军加密领域的天然优势,因其高信誉度和庞大用户基础而被期待。
如果能在监管准入、合规操作与技术创新中找到平衡,仍有机会在市场中开辟新天地。但目前来看,传统金融机构打造的稳定币亟需突破技术壁垒,强化场景应用,并提升用户体验,才能扭转目前的市场被动局面。行业观察者普遍认为,尽管目前PYUSD和EURCV增长缓慢,但未来随着美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监管框架的完善,此类传统金融背景的稳定币仍有潜力借助合规优势实现去中心化产品难以企及的市场深度。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也将催生更多创新的稳定币解决方案。总结来看,当前稳定币市场的增长主要由加密原生资产所带动。传统金融机构发行的PYUSD和EURCV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激烈竞争中寻求差异化路径仍面临诸多挑战。
与此同时,商品支持型代币和代币化国债等新兴板块表现不俗,展现出稳定币生态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未来,稳定币市场的格局或将因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发生新的变化,对用户和投资者而言,持续关注这一动态将有助于把握数字资产世界的前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