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爆炸性增长,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展。亚马逊、谷歌、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在美国各地建设庞大的数据中心群,以支撑其日益庞大的在线服务和智能产品需求。为了争夺这些高额投资,许多州政府动用了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对数据中心设备和用电的销售税免征,试图拉动本地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然而,这类税收减免政策也带来了诸多争议和隐忧,尤其是对州财政收入的影响愈发明显。起初,州政府认为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大、资金充裕,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活动,进而为地方创造可观的税收收入和就业岗位。因此,通过减免销售税吸引科技公司入驻被视为一种经济发展工具。
例如,印第安纳州在2019年通过的相关法案,为符合条件的数据中心提供设备及电力7%的销售税免征。这为科技企业大幅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事实上加快了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几乎所有拥有销售税的州,均或多或少采取了类似的减免措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浮现。首先,数据中心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有限。2017年美国商会的一项研究显示,数据中心建设阶段的就业人数较多,平均约有1600余名工人参与,但一旦投入运营,长期就业岗位平均不过150个左右。
相比于传统制造业和其他高就业密集产业,数据中心的就业贡献显得较为微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就业机会多为技术或管理岗位,对本地普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难以有效解决地方就业压力。其次,税收减免带来的财政影响逐渐显现。CNBC的分析表明,42个州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全额或部分销售税免征,有的州甚至不公开具体的减免金额。部分州如弗吉尼亚、伊利诺伊和华盛顿,在过去五年授予的数据中心税收减免已经累计数十亿美元。弗吉尼亚州是世界公认的数据中心中心,数据显示该州2024财年预计损失的销售税收入超过7亿美元。
尽管当地经济发展组织和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企业所得税和其他非销售税形式来弥补这些损失,但对总体财政的负面效应依然明显。第三,高耗能特性带来的能源问题不容忽视。数据中心需要持续、稳定的电力支持,能耗规模庞大。据弗吉尼亚的相关研究,一座中型数据中心的电耗相当于4500户普通家庭的用电量,而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更超过多数工业用户。随着数据中心数量的激增,这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也推高了能源成本,进而间接影响到居民和其他企业的用电费用。虽然部分巨头公司承诺投资可再生能源和碳中和项目,但整体环境和能源负担问题依旧严峻。
此外,税收减免政策的透明度和监管亦存在不足。多数州政府未能公开细化各家公司获得的减免额度,使得公众和监督机构难以评估政策有效性。部分科技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或使用有限责任公司名义申请税收减免,增加了外界的监测难度。非营利组织和研究机构多次呼吁提升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确保税收优惠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而非单纯增加企业股东财富。对于税收减免的经济效益,不同利益相关方意见不一。科技行业代表认为数据中心投资带动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且创造了大量间接就业和税收收入。
他们强调,同意给予一定的税收激励是招揽长期投资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弗吉尼亚为例,数据显示区域数据中心在2021至2023年间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数万就业岗位,并带来超过70亿美元的经济产出。然而,公共监督机构和经济学者则指出这种激励政策常常“得不偿失”。数据显示,就销售税减免的每1美元损失,弗吉尼亚州平均只能获得约0.48美元的额外财政收入。相比于其他行业免税政策平均仅能带来0.17美元收入,这一数字虽然相对较高,但仍不足以完全弥补税收损失。伴随着财政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不得不面临公共服务削减或通过提高其他税收弥补资金缺口的难题,最终或由普通纳税人承担成本。
展望未来,随着OpenAI和其他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新一波数据中心需求高潮,投资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激增。据专业咨询机构PwC预测,全球数据中心的投资将在2027年前达到1万亿美元。如何在吸引投资和保护财政收入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州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科学评估,改进激励机制设计,确保政策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避免对公共财政和环境的过度负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结来看,科技巨头数据中心的税收减免政策既是商业竞争的产物,也反映了公共政策的复杂权衡。在短期内,税收优惠促进了数据中心建设和地区经济活跃,助力美国保持全球数字经济领先地位。
但从长远角度,透明度不足、财政收入缩水、环境与能源压力增加等问题不容忽视。实现科技发展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共赢,需要立法者、监管机构、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决策和持续监督,推动税收政策更加公平合理,保障州内民众的福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技术更新换代及政策调整,如何在巨头投资热潮中保护好地方利益,将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