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领域的快速增长板块,正逐步成为连接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的重要桥梁。2025年,Circle Internet Group(以下简称Circle)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创下历史纪录,而美国国会通过的GENIUS法案则为稳定币市场提供了久违的监管清晰度。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合规稳定币时代的来临,预示着数字货币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越来越核心的作用。稳定币因其锚定法币的特性,克服了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过大的弊端,有效实现了价值稳定,成为支付、汇款乃至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的重要基础。Circle作为USD Coin(USDC)的发行主体,其市场影响力和业务扩展能力不容小觑。成立于2013年的Circle,最初专注于点对点支付服务,随后全面转型为稳定币发行商,其USDC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市场占有率约为30%,紧随行业龙头泰达币(USDT)之后。
Circle能够成功整合传统金融体系,构建符合企业级需求的基础设施,从而获得众多机构投资者和主流支付网络的青睐,推动其业务规模快速扩张。Circle于2025年6月5日完成IPO,筹资资金规模超过5亿美元,创下自1980年以来美国境内规模最大的首次募股纪录之一。其股票发行价为31美元,很快飙升至约270美元,市值一度逼近600亿美元。IPO成功的背后,是市场对于Circle未来在数字金融领域颠覆地位的乐观预期,分析机构预测其年营收增长率可达25%至30%,并看好稳定币市场未来或从当前约2380亿美元暴增至数万亿规模。GENIUS法案的推出,则为稳定币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合规基础。该法案于2025年6月获得美国参议院通过,旨在通过严格的透明度、准备金充足性和消费者保护规定,塑造安全稳定的数字美元体系。
具体而言,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必须实行1:1的法币或高流动性资产支持,定期披露准备金情况,并接受年度第三方审计,以增强市场信心并防止类似2019年至2022年间发生的稳定币暴跌事件。该立法设立了根据发行量分级监管的机制,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发行商将受到联邦监管,而较小规模则可选择符合联邦标准的州级监管。法案同时禁止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行稳定币,强化消费者的赎回权利,优先保障持有人利益。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币功能的现金化,还有效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国际层面上,GENIUS法案彰显了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规则制定中的领导力,要求境外稳定币发行商若欲进入美国市场,必须满足相应合规标准,提升了全球稳定币发行门槛,推动国际规则趋同。此外,伴随Circle的强势上市及政策推动,多家主流企业开始积极尝试使用USDC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
与传统支付提供商Fiserv合作的项目正逐步展开,目标是将数字美元无缝接入全球银行及商户支付体系。大型零售商如Shopify已宣布将在2025年底支持USDC支付,亚马逊和沃尔玛也正在测试稳定币应用于忠诚度计划和数字结算。这些举措表明,稳定币正逐步从加密交易工具向主流支付基础设施转变,赋能跨境支付即时结算、降低交易成本,并助力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对流动性、资金效率和自动化需求的提升,Circle也在积极拓展企业级市场。通过可编程智能合约技术,企业能够自动化资金流动、优化供应链融资流程,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Circle的战略愿景是实现稳定币与现实资产代币化的深度融合,服务全球企业资金管理的多样场景。
然而,市场对此仍有不同声音。部分分析师指出,Circle当前市值已显著超出合理估值,未来能否兑现预期的增长速度仍具不确定性。一些知名机构投资者如ARK基金已开始减持持仓,反映短期内投资者对于高估值的谨慎态度。尽管如此,黑石、富达以及多家主权财富基金仍看好长期发展潜力,持续增持股份。Circle发行的USDC稳定币不仅改变支付格局,还对美国国债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约80%的稳定币准备金配置于美国国库券和回购协议,这部分需求已达到约2000亿美元。
随着稳定币规模扩大,发行者对短期国债的持续购买有助于缓解市场供给压力,但同时也带来潜在风险,如稳定币规模骤降可能引发国债市场波动。GENIUS法案的颁布和Circle的市场表现亦从国家战略层面促进美元地位。增加对美国国债的需求有助于缓解政府融资压力;稳定币的普及增强了美元在新兴市场的流通和使用,巩固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同时,在面对中国数字人民币(e-CNY)等多极化货币体系的挑战时,美国通过加强数字美元监管和基础设施,力图保持其在数字金融新时代的领导权。综合来看,Circle IPO与GENIUS法案共同推动了稳定币从法律灰区迈入明确监管框架的新时代,使其成为安全可靠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它们不仅助力数字美元的广泛应用,更将对全球支付效率、主权债务市场乃至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前路仍伴随挑战,合规稳定币的兴起为数字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预示着未来金融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逆转。面对这一行业变革,投资者、监管机构及创新者皆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平衡风险与机遇,共同构建健康稳健的数字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