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东北亚向欧洲的喷气燃料出口创下了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根据多家船运跟踪机构和贸易消息源透露,南韩和中国的炼油厂在完成维护后增加了喷气燃料的生产,同时亚洲市场供应充足,结合较低的海运运费,推动了这波出口潮。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中东地区潜在的供给扰动风险,也加剧了欧洲对进口喷气燃料的依赖,促使贸易商抓住窗口期机遇,大幅加快从东北亚向欧洲地区的供应。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历来是炼油产业的重要基地。2025年上半年,区域内炼厂维护周期相继结束,设备恢复运转提增了喷气燃料的产出量。在亚洲市场需求趋于平稳甚至略显疲软的背景下,过剩的喷气燃料开始寻找外部市场支撑。
受欧洲夏季旅游旺季带动,航空燃料需求大幅回升,欧洲喷气燃料市场表现活跃,价格明显上扬。数据显示,6月欧洲喷气燃料价格较亚洲市场高出每吨60至80美元不等,形成了显著的利润空间。贸易商借助这一利润优势,同时受益于6月喷气燃料运输的运费处于1个月低点,促使大量喷气燃料通过海运运往北欧及西欧市场。值得注意的是,6月初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爆发后,该区域的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使原本就紧张的能源供应链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欧洲市场对进口喷气燃料的需求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此外,部分新型LR2双侧舱油轮的首次出航运输喷气燃料,也因其运费较低,成为推动东北亚喷气燃料出口增长的助力之一。这些现代船舶在成本和运营效率上具有优势,帮助降低了整体运输成本。
主要贸易商包括Vitol、BP、Aramco Trading、Gunvor和亚州最大炼油企业中石化的贸易部门Unipec,他们通过租船安排在6月完成了大量喷气燃料装载发货。尽管部分企业对外界询问保持沉默,但行业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出口增长属于市场条件驱动下的“机会主义”贸易行为。与此同时,欧洲航空业的复苏也是推动喷气燃料需求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Eurocontrol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欧洲航班数量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7.8%,明显优于去年同期。作为航空运营的核心燃料之一,喷气燃料的需求增涨与航空运输活动密切相关。此外,喷气燃料的“裂解价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炼厂提升产量。
裂解价差指的是炼厂通过生产喷气燃料所获得的利润空间。6月该价差增强,炼厂积极调整产线,增强了喷气燃料产能。综合来看,几个关键因素共同促成了2025年6月东北亚对欧洲喷气燃料出口的激增。首先,炼厂产能恢复,供应端充裕;其次,欧洲需求季节性旺盛,价格显著高于亚洲市场;第三,海运成本下降,运输壁垒降低;第四,地缘政治担忧促使欧洲积极寻求多元进口来源。这一走势体现了全球能源市场在供应链、需求波动和物流成本方面的高度敏感性。对于欧洲市场而言,东北亚喷气燃料的增加不仅缓解了部分供应紧张,还为燃料价格提供了一定支撑,降低了因中东冲突可能导致的供给中断风险。
未来,随着中东局势的发展、航旅业的复苏速度及炼厂维护周期的调整,喷气燃料的国际贸易格局预计将持续波动。海南、江苏、山东等中国沿海炼厂有望继续发挥供给作用,而日韩炼厂的出口意愿和能力也值得密切关注。对此,欧洲燃料采购商和政策制定者需要灵活应对,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总体而言,2025年6月东北亚喷气燃料出口到欧洲的激增是多重市场力量交织的结果,反映了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在复杂环境下的调整与转变。其背后不仅涉及炼厂运营、运输成本及区域需求的变化,更有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航空复苏的深刻影响。展望未来,相关各方需持续监测市场动向,优化采购和运营策略,应对可能的供应链挑战,确保能源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