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市场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监管机构逐渐认识到加密资产的潜力与风险。近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加密任务小组与Jito Labs和Multicoin Capital进行了重要会谈,探讨将质押机制纳入加密交易所交易产品(ETPs)的可行性。这次会谈的结果可能对投资者、市场安全以及整个加密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质押(staking)是参与权益证明(Proof-of-Stake, PoS)区块链网络操作的重要过程。用户通过锁定自己的加密资产来参与交易验证和网络安全,同时获得相应的奖励。Jito Labs的首席执行官Lucas Bruder和首席法律官Rebecca Rettig,以及Multicoin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Kyle Samani和总法律顾问Greg Xethalis,提出了对于加密ETP质押的两种模型。
第一种提案被称为“服务模型”,该模型允许ETP通过验证服务提供商质押其部分资产,并保持及时的赎回能力。第二种提案是“流动质押代币(LST)模型”,ETP将持有代表质押版本的本地资产的流动质押代币。这两种模型的提出旨在提高投资者回报和增强网络安全。 Jito Labs与Multicoin Capital提出,这种质押机制不仅是PoS区块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这些网络本地代币的固有特征。质押可以帮助减少该资产流通供应量中的一部分被锁定,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之前由于赎回时机、赠与信托的税务影响以及质押服务被视为证券交易等原因,质押功能被排除在早期的ETP申请之外。
因此,这次会谈的进行对克服这些监管障碍至关重要。两家公司向SEC说明了,如果在ETP中限制质押,将会伤害到投资者,因为这将削弱基础资产的生产力并剥夺投资者潜在的回报。同时,他们也强调,这会影响网络安全,因为这会阻止资产流通供应中的大量部分被质押。 与此同时,CBOE BZX交易所最近也提交了一份19b-4表格给SEC,提议在21Shares核心以太坊ETF中启用质押。这标志着在SEC批准现货以太坊ETF之后,首次有这样的请求被正式提出。早些时候,21Shares和ARK Invest曾试图推出带有质押功能的以太坊ETF,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该功能,留下21Shares推进其以太坊ETF计划。
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寻求推出现货以太坊ETF时,开始重新审视质押功能的可行性。而在这次会谈中,Jito Labs和Multicoin Capital代表行业发声,坚定地站在允许质押的立场。 总的来说,SEC的加密任务小组与Jito Labs和Multicoin Capital的会谈不仅是对质押机制的一次探索,更是对监管框架与行业需求之间关系的一次重要思考。这样的交流对于推动加密资产的监管适应性和市场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发展不断深入,在制定相应政策时,监管机构应当更加听取行业代表的声音。只有平衡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并推动加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之,加密ETP的质押纳入讨论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加密资产的合规化与主流化铺平了道路。这一进展标志着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的逐步理解与接受,也预示着未来加密金融市场的广泛应用潜力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