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比特币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涨幅,价格从年初的不到1000美元飙升至接近20000美元。这一巨大的价格波动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极大关注,也引发了对其背后原因的各种猜测和分析。近期,一项由德克萨斯大学金融学教授约翰·M·格里芬及其研究生阿敏·沙姆斯所作的研究引起了广泛讨论,这项研究声称,比特币2017年涨幅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泰达币(Tether)的市场操控。 泰达币是一种与美元等值的稳定币,主要在Bitfinex等交易所进行交易。其发行方Bitfinex声称,泰达币的发行量与其银行账户中的美元储备相等,以此来维持与美元的稳定汇率。然而,格里芬教授在其论文《比特币真的不受泰达币影响吗?》中指出,泰达币的使用可能对比特币的价格产生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研究表明,泰达币在2017年仅87小时的交易时间内,就可能导致比特币价格上涨达50%。格里芬教授表示,泰达币交易的动态对比特币的未来价格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中提到的“推动”(即通过增加或减少其供应来驱动)和“拉动”(即受投资者需求驱动)两种形式的交易行为,让人们对泰达币的市场角色产生了质疑。 具体而言,研究表明,在比特币表现不佳(即价格下跌)后,泰达币的流入往往会急剧增加,随后导致比特币价格的回升。格里芬教授的研究暗示,Bitfinex在比特币价格下滑后立即增发泰达币,从而试图通过注入资金来稳住比特币的市场价值。 Bitfinex首席执行官J.L.范德维尔德对此研究结果进行了否认,声称Bitfinex和泰达币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市场操控。
他还强调,泰达币的发行不可能被用来支撑比特币或其他任何加密货币的价格。这一强调表明了Bitfinex与研究者之间的巨大分歧,反映出当今加密货币市场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不仅这项研究,过去也曾有诸多关于泰达币对加密货币市场影响的怀疑和指控。比如,一个名为Bitfinex’ed的社交媒体账户,曾通过发布报告揭示比特币价格与泰达币发行之间的相关性,引起广泛关注。此外,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也在2017年12月向Bitfinex和泰达币发出传票,调查类似的指控。尽管如此,泰达币的价格和市场资本化自那时以来仍然稳步上升。
研究的署名者表示,尽管当前的指控和争论不断,泰达币仍然是市场上最被认可的稳定币之一。这些争论也推动了包括Basis和以Circle为首的多家初创企业推出透明度更高、可审计的稳定币,以迎合对市场稳定性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对市场操控的调查不断深入,这项研究也呼吁加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作者认为,在一个有效的监管框架内进行市场监测,或许可以为加密市场的合法性和公正的金融交易提供保障。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学术界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关注,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总的来说,2017年比特币暴涨的原因依然复杂多样,除了市场的投机情绪和媒体的热捧,可能还有更多隐秘的市场操控行为。
泰达币在这场涨势中的角色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市场的透明和公正是保证投资者信心的关键,将来的市场规范也将是加密货币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