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科技巨头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压力。在此背景下,苹果与亚马逊两家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即将公布备受瞩目的季度财报,市场高度关注它们在经济逆风和AI竞争中的表现。苹果今年以来股价下跌约15%,对本季度的财报寄予厚望;亚马逊则依托其强大的云计算业务和电商帝国,力图展示持续增长的实力。苹果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美国对中国制造产品实施的新进口关税,预计将减少约九亿美元的利润。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苹果加快了制造业多元化的步伐,积极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印度和越南。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贸易壁垒的影响,也为苹果未来供应链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苹果以往凭借其强大的定价能力赢得市场,上一季度实现了47%的毛利率,这为其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保持盈利提供了一定保障。消费者需求方面,iPhone预计销售额约为470亿美元,但中国市场的持续疲软可能给整体表现带来压力。与此同时,苹果新推出的第11代iPad和搭载M4芯片的MacBook Air系列产品可能成为推动iPad和Mac部门业绩提升的关键因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即将发布的iPhone 17,投资者热切期待其发布细节,以评估苹果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人工智能领域,虽然苹果在6月份的开发者大会上对生成式AI的表态相对保守,缺乏具体详尽的规划,市场对其在AI方面的进展存有疑虑。鉴于苹果历来推崇隐私优先的策略,其在AI创新上的谨慎姿态并非意外。
然而,外界期待看到苹果能够加速Siri的智能化改造,推出更多基于AI的本地功能,并加大在AI投资上的力度,这将成为决定其能否不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关键因素。eToro市场分析师Josh Gilbert指出,除AI进展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依然是焦点。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苹果仍是科技“七巨头”中的重要力量,但或许不再是最耀眼的明星。反观亚马逊,其财报焦点聚集在两个主要业务板块:利润丰厚的云计算子公司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庞大的零售业务。AWS作为亚马逊增长的发动机,上季度实现11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接近40%。亚马逊在AI云服务领域的积极布局同样引人瞩目。
CEO安迪·贾西称需求“不可满足”,公司计划在2025年投入约1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扩展AI和云基础设施。对比科技巨头Alphabet提高资本投入的举措,投资者期待亚马逊能有类似的规模动作。管理层对生成式AI如何推动云计算需求的解读,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虽然早期迹象乐观,但若增长动力减弱,或将引发担忧。在零售方面,亚马逊的运营效率提升成效显著。公司裁员约2.7万人,重组履约运营,北美零售利润率从去年第一季度的5.8%提升至6.2%。
物流网络中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的部署超过75万台,预计未来将通过AI技术进一步提升边际收益率。亚马逊Prime Day表现强劲,美国线上销售额估计达241亿美元,显示消费需求依旧旺盛,通胀压力并未显著压制消费者购物意愿。投资者将关注这种势头能否在未来季度持续。作为全球最大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不仅要保持在AI领域的领先步伐,更要成为行业标杆。整体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和快速发展的AI技术浪潮,苹果和亚马逊各自凭借独特的竞争优势寻求突破。苹果致力于供应链多元化和维持强劲的产品销售,同时探索AI技术的创新应用;亚马逊则加码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建设,配合优化零售业务,力图实现持续增长。
未来几个季度的财报将揭示这两大科技巨头如何平衡传统业务与新兴技术的关系,应对市场压力,并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转型机遇。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需密切关注苹果与亚马逊的经营动态及技术发展风向,以把握在新时代技术革命中的投资和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