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数字货币市场持续升温,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体系与加密货币生态的重要桥梁,受到了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及京东集团正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呼吁,推动央行授权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旨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增强中国在全球数字支付领域的话语权。随着国际贸易与跨境支付需求日益增长,美元稳定币的强势地位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当前,美元稳定币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占据超过99%的份额,这不仅影响了人民币的国际流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国金融主权的稳定。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企业蚂蚁集团与京东的子公司京东数科均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希望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政策优势,推动基于人民币的稳定币试点项目。香港计划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全面的稳定币监管新规,设立了严格的发币许可制度和储备资产要求,为数字货币的合法发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制度保障。
阿里巴巴和京东判定,人民币稳定币不仅能够提升跨境支付效率,还能够强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活力,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进而对冲美元的主导地位。随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美元稳定币的扩张使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系统中的占比下降至历史新低。数据显示,2025年5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仅为2.89%,而美元依然占据48.46%的市场。业内专家指出,如果不能及时推出高效的人民币稳定币,将面临严重的战略风险。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广能够满足中国对资本流动管理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严格要求。香港新规明确要求所有稳定币必须100%以高流动性资产为储备,资金与发行方资产严格隔离,以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稳定。
此外,稳定币必须承诺在正常业务日内等值赎回,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大信心。京东数科已进入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稳定币沙箱,与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测试多币种链上稳定币方案,包括港币和美元的1:1锚定版本,这为人民币稳定币的技术实现与监管合规打下坚实基础。蚂蚁集团则表示计划在香港、新加坡和卢森堡三地申请相关牌照,布局全球金融中心,展现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向国际拓展的决心。此外,从宏观层面看,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动不仅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体现,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争取更大影响力的战略举措。鉴于近年来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建立自主可控的数字支付体系,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成为关键一步。京东和阿里巴巴的这场游说行动,展示了民营企业在推动国家数字货币政策创新中的积极角色。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美国对稳定币制定更为明确和宽松的法规,全球稳定币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达到2万亿美元规模,这给中国提出了保持竞争力的紧迫课题。人民币稳定币若能成功获得央行批准,不仅能够满足跨境贸易的实际需求,还将成为提升中国软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香港作为连接大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其新稳定币监管框架也为中国数字金融创新提供了宝贵试验场。展望未来,人民币稳定币的普及和应用将促进更多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例如智能合约驱动的自动结算系统、跨境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等等。同时,多方合作也将推动国内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完善,提升整体金融科技生态的国际竞争力。阿里巴巴和京东作为中国互联网与金融科技的领军企业,将继续发挥其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政策逐步明朗,市场参与者的积极响应,人民币稳定币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数字全球支付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阿里巴巴和京东推动央行批准基于人民币的稳定币是一场涵盖金融创新、政策协同、国际竞争与国家战略的多维度角力。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机遇,更是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的战略布局。实现人民币稳定币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提升跨境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推动中国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助力构建更加多元和有韧性的国际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