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的教育培训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希望在保障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赚学并进”项目(earn-and-learn programs),如学徒制、预学徒制、实习和工学结合项目,正成为连接工作与学习的有效桥梁。通过这种模式,劳动者不仅能够获得职业相关技能,还能在学习期间获得收益,有效减轻了经济负担并实现了职业发展。报告强调,这些项目不仅惠及个人,还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和员工稳定性的双重优势,体现了劳资双方互利共赢的关系。 从劳动力角度看,“赚学并进”项目为参与者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
通过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技能培训,学员能够掌握市场需求旺盛的技术和知识。例如,在建筑、医疗、现代制造和能源等行业,培训内容紧贴岗位需求,确保学员所学即所用,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在培训期间可获得合理薪酬,降低或避免了因全职学习而产生的债务压力,缓解了传统高等教育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部分项目结业后还能获得国家认证或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发展进一步奠定基础。 对于企业而言,支持和参与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还能提升员工忠诚度和稳定性。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企业能够培养符合自身文化和技术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量身定制”的人力资源配置。
GAO报告指出,已有近百四十四万名工人参与注册学徒制计划(RAPs),涵盖建筑、医疗、技术和制造等多个增长快速的行业。不仅如此,六个最具代表性的岗位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项目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良好契合度。 尽管“赚学并进”项目优势明显,但在推广和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定挑战。根据GAO的调查,企业和求职者对项目的认知不足、行政管理负担及经济成本是限制其扩展的主要障碍。为此,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过劳工部与行业中介机构合作,充当学徒计划的支持机构,减少了单个企业的行政负担。此外,多个联邦部门如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及退伍军人事务部等,均设有专门项目,推动相关计划的发展,尤其着重培养高需求行业的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政府在政策层面推动学徒制发展,但近年来相关资金投入仍存在波动。特朗普政府时期曾提出增加100万活跃学徒的目标,但财政预算未能同步增加相应资金。2026财政年度的预算草案显示,虽无新增学徒计划投资,且整体职业发展资金有所削减,反映出政策落实仍需更多资源保障。尽管如此,私营和公共部门对学徒项目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很多行业视其为实现技能人才长期培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赚学并进”项目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劳动者追求边工作边学习的需求。通过搭建实践技能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平台,这些项目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项目的认知,完善行政支持机制,并通过合理资金投入促进项目规模拓展,打造更为高效和包容的劳动力培训生态系统,助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