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加密货币舞台上,去中心化金融(DeFi)无疑已成为二层链(L2)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以太坊DeFi的复苏,L2链的活动也随之增加,DEX交易和借贷成为这些链上活跃活动的核心。然而,尽管这一趋势看似强劲,许多关于L2链的使用和未来方向的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L2链的迅速发展不得不提的是它们在链上的去中心化活动所占的主导地位。大量数据显示,DeFi活动不仅占据了L2链照美容的大部分块空间,同时也推动了平台的特殊化。以Mantle为例,其区块空间中超过57%是用于DeFi活动的,而Base则紧随其后,主要涉及模因代币的创建及小规模流动性对的发布。
这样的情况说明,多数L2链的使用场景日益专注,反映了不同链间的市场偏好。 然而,L2链在跨链活动中的表现却显得相对零散。当讨论各种L2链的跨链活动时,Polygon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选择。作为首个成功实施的L2解决方案,Polygon凭借其与以太坊的紧密联系,成为链间流动性转移的主要通道。然而,尽管它拥有多个桥接,而大部分桥接或包装的资产最终留在新的链上,归回原链的过程往往比较复杂或受限。这也就导致跨链活动的活跃度不高,认为链间的互通性尚未实现Vitalik Buterin所设想的愿景。
在L2链快速吸引了用户和流动性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挑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在于大量用户在获得了空投激励后,往往会迅速转移到更加新颖的L2链,这种行为在一段时间后导致新链的交易量显著下降。这种模式使得新兴的L2链在启动短期内看似繁荣,随即便陷入冷却,导致链上的活动逐渐减少。类似ZKSync的情况便是一例,其交易量在空投激励结束后迅速下滑,显示出市场对于短期利益的过度依赖。 除了空投模型,L2链还积极探索各类商业模式,以吸引风险投资关注并在市场中获得短期成功。目前而言,已有多个开发者和项目迅速转向进行DeFi活动,而其中以Uniswap和Aave等应用为首,它们不断证明自己在吸引交易者及价值转移方面的独特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L2链大多围绕着“快速增长”、“高交易量”和“价值流入”进行构建,旨在通过这些方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尽管L2链目前依然处于活跃状态,尚未完全达到以太坊区块的使用上限,这反映了现有链在流动性和用户群体的扩展上获得了成功。但在很多情况下,用户在层一(L1)和层二(L2)之间的费用支出平衡也是决定性因素。例如,Taiko是少数仍在亏损运行的L2链之一,其与以太坊的高频交互使它在经济上难以维持。 L2生态系统的成功还取决于其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文化,每个链定义了最常见的应用类型。例如,Linea链以其强大的社交金融活动而著称,成为NFT活动的主要承载体。
Arbitrum则在游戏领域受到青睐,而Base链则成为高频DEX交易和模因币的首选平台。这样的分化进一步加强了不同L2链的特定市场定位,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链的质疑。 在这一过程中,DeFi不仅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型被应用,也成为了推动整个行业增长的关键。正如文章开头所指出,尽管DeFi在L2链上的活跃度表现强劲,但关于其长期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用户的需求与市场动态将会影响这些链的未来走向。 综上所述,去中心化金融与二层链的结合在2024年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活跃度,然而市场的复杂性以及新的参与者的不断涌现,使得使用这些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成为一个复杂的课题。
Crypto的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DeFi的浪潮将会继续引领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