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餐饮行业薪酬模式的不断发展,小费抵免制度成为了劳动关系与消费者习惯交织的焦点。2024年一项涵盖近四千名受访者的调研再次揭示,服务员、调酒师及前台工作人员中高达九成的人坚决希望维持现行的小费抵免体系,而非接受更高的底薪却面临小费减少的风险。这项调研在美国八个关键州展开,这些地区同样是关于取消小费抵免制最活跃的立法战场之一。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从业者担心如果雇主必须支付全额工资,整体收入会出现下滑。这种担忧可能源自顾客小费的下降,也可能涉及收入结构中现金部分报告增加,税负随之上升的顾虑。虽然有相对少数的受访者预计取消抵免后收入会增加,绝大多数人仍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维持现状。
服务员们普遍认为当前的低工资加预期小费的模式虽然不完美,但更有保障。小费抵免政策即允许雇主支付给服务员低于最低工资的基础工资,差额由小费补足。这一制度长期以来在美国餐饮业广泛采用,尤其是在州法律允许小费抵免的地区。反对者强调这一制度容易导致低薪和工作不稳定,呼吁提高基础工资以保障员工权益。支持者则认为,取消抵免制可能削弱收入能力,降低服务质量和员工积极性,最终不利于业界整体发展。此次调研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Lloyd Corder教授主导,数据被一家支持雇主立场的游说机构Berman & Associates广泛发布。
调查涵盖麻萨诸塞、俄亥俄、伊利诺伊、罗德岛、宾夕法尼亚、纽约、康涅狄格及马里兰等八州,这些地区正处于“是否取消小费抵免”的关键拐点。调研强调,无论在性别、年龄、种族还是地理位置上,保留小费抵免制的意愿都十分一致。与此同时,支持取消抵免的小组“公平工资联盟”(One Fair Wage)则引用多项独立研究,指出在全工资模式下小费不降反升,且多数餐饮工人支持这一转变。双方的争论反映出餐饮薪酬结构的复杂性,也反映消费者习惯、税务制度和劳动保护法规之间的张力。对于餐厅运营者而言,能否合理平衡工资开支和员工激励,将直接影响到招聘难度、服务质量及整体营收表现。随着2024年秋季多州立法和公投临近,这一议题的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
业界预计,若取消小费抵免制获得通过,餐饮企业将需要重新设计薪资体系,同时与员工和顾客共同适应新的支付模式。在未来,餐厅如何创新薪酬策略,确保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维护顾客满意度,将成为关键课题。调研结果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制定劳动法规时需深刻考虑多方利益平衡,切勿忽视从业者本身的实际意愿和收入体验。无论最终走向如何,小费抵免制度作为美国餐饮业特有的一种薪酬机制,其改革之路必将掀起广泛反响,牵动着数百万服务行业人员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