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繁荣,全球范围内的加密货币挖矿活动不断增加,俄罗斯作为矿业的重要一环,也经历了众多变化与挑战。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非法的加密货币挖矿方式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移动矿场”这一创新但非法的运作模式,引发俄罗斯监管部门高度警惕。2025年初,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普里拜卡尔斯基地区的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10千伏电力线路时,意外发现一辆停放的卡玛兹卡车内隐藏了95台矿机。这一发现不仅反映出非法移动矿场的复杂运作,也揭示了加密货币矿业在能源资源上的潜在风险与挑战。移动加密矿场是一种将专业矿机设备安装在卡车、货车或运输集装箱内的灵活挖矿方法。相比传统固定矿场,移动矿场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随时改变地点,快速迁移以 利用廉价或未受监管的电力供应,甚至直接非法接入电网,规避能源费用。
卡玛兹卡车的案例中,矿机和移动变压器站秘密连接当地电网,造成的电力消耗足以满足一个小型村庄用电。这种大规模非法用电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电网稳定,也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停电等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卡车配备了冷却系统和隐藏电源接口,彰显了矿工为保持设备持续运行和躲避监测所付出的技术努力。在当局靠近时,两名嫌疑人乘坐SUV逃逸,遗弃了全部设备。这已是布里亚特自2025年初以来被查获的第六起非法挖矿案件,显示出非法移动矿场正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俄罗斯的偏远地区。俄罗斯政府针对加密货币挖矿推出了严格的季节性与区域性限制,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已紧张的电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安全。
像布里亚特这样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拥有补贴电价,极易成为非法矿工的聚集地。布里亚特地区每年从11月15日至翌年3月15日实行挖矿禁令,以确保冬季严寒期间居民和关键设施的电力供应。另外,只有在指定区域由注册企业进行的挖矿活动才是合法的。类似限制也适用于达吉斯坦、车臣及部分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2025年4月,伊尔库茨克更是全面禁止挖矿活动,尽管该地拥有诸如BitRiver这样的合法大型矿场。以BitRiver为代表的合法矿业企业,通过利用当地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成功实现了挖矿产业的产业化与合规化,有效避免了对公共电力系统的过度依赖。
BitRiver的布拉茨克数据中心自2019年启动以来,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矿业设施之一,体现了政府推进矿业合法化和技术创新的目标。尽管如此,仅有约三成矿工在2024年底前向联邦税务局注册,非法矿工仍然大量存在,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除了物理上的电力盗窃,数字盗电行为也日渐猖獗。俄罗斯黑客组织“图书馆幽灵”(Librarian Ghouls)通过发送伪装成正规商业邮件的钓鱼邮件,诱使用户点击恶意附件,植入专门的挖矿恶意软件。这些恶意软件通过关闭系统防护措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闲置计算资源进行加密货币挖矿,增加了设备的电力消耗和碳足迹。此类“挖矿恶意软件”隐蔽性极强,用户常难以察觉异常,进而加剧对能源的负担,影响网络安全环境。
非法和非法挖矿活动的兴起,不仅扰乱了俄罗斯的电力供应稳定,也使监管部门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执法时面临巨大挑战。非法矿场往往通过隐匿地点、租用假名和使用去中心化技术来隐藏操作者身份。使用像卡玛兹卡车这样的移动设备,非法挖矿者能够迅速转移,提高了执法难度。此外,恶意矿工还会采取伪装变压器、秘密接入电网等手段来掩盖高能耗的事实。加密货币挖矿本质上是一种高能耗、高电力依赖的活动,其对公共电力设施的无序使用,直接导致电网负荷骤增,产生意外停电和电压波动。俄罗斯冬季电力需求高峰期,非法矿业尤其会加剧能源紧张,甚至导致居民生活用电受限。
卡玛兹卡车事件凸显出现有监管和监控体系在面对技术隐蔽性极强的移动矿场时存在明显不足。仅靠事后查处已无法有效遏制此类非法行为,急需构建实时电网监测系统和数字能源审计工具,以快速识别异常电量消耗并定位非法挖矿。加强地方政府、电力公司与网络安全机构的协同工作是切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提升法律执行力度、实施更智能化的电力监控,才能遏制隐秘挖矿的蔓延,保护公共资源,推进俄罗斯加密货币产业向规范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不可忽视的是,非法挖矿和数字能源盗窃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使具备合规经营意愿的企业望而却步,损害俄罗斯在全球加密货币生态中的声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合法投资者,促进矿业技术创新与绿色能源应用。
例如,随着2022年以太坊完成向权益证明(PoS)的转型,GPU矿业大幅减少,挖矿能耗显著下降,为加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总结来看,95台矿机隐藏于一辆卡玛兹卡车的案例,是俄罗斯移动非法挖矿问题的缩影,深刻揭示了能源盗窃、技术隐蔽和监管不力的复杂交织。只有通过政策创新、技术升级与多方协作,俄罗斯才能平衡加密货币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实现矿业行业的长远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