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阿蒙迪(Amundi)对美国稳定币相关政策表达了深切担忧。该公司首席投资官文森特·莫蒂耶(Vincent Mortier)指出,美国通过《GENIUS法案》推动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美国财政状况,却可能引发全球支付体系的深刻变革,并带来一系列未曾预料的风险。美国国会参议院刚刚通过了《GENIUS法案》,为美元挂钩的加密稳定币制定了监管框架。该法案预计将很快得到众议院批准,并由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的出台,使得美元稳定币的发行和流通有了明确规定,也使美元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然而,这种快速兴起并非没有隐忧。
稳定币因其货币价值相对稳定,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资金进入稳定币市场。据摩根大通预测,未来几年稳定币流通量可能翻倍达到5000亿美元,甚至部分机构认为高达2万亿美元也非不可能。阿蒙迪警告称,这种规模的稳定币增长可能会导致全球货币流动结构发生结构性改变,产生所谓的“美元化”现象,即越来越多国家和个人通过稳定币绕过本国货币体系,直接进入美元体系。这种动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他国家的货币主权,削减它们对自身货币政策的掌控能力。意大利财政部长贾恩卡洛·乔尔杰蒂(Giancarlo Giorgetti)甚至指出,美国的稳定币政策对欧洲金融稳定性构成更大威胁,甚至超过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带来的风险。他强调,通过稳定币,人们可以无须通过美国本土银行便获得美元资产,这种路径的畅通可能催生巨大的资本外逃风险以及金融监管真空。
国际清算银行(BIS)也发出类似警告,强调稳定币潜在破坏各国货币主权,增加透明度缺失和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不稳定风险。阿蒙迪的莫蒂耶指出,虽然美国通过稳定币市场推动美元资产需求,尤其是购买美国国债以帮助解决预算赤字困境,但实际上也可能带来美元被削弱的反向效应。因为如果某些国家或区域大规模推广基于稳定币的数字货币流通,实际上也会传递出美元不那么强势的信号,进一步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从市场结构角度看,目前全球98%的稳定币均挂钩美元,但超过80%的稳定币交易发生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换言之,美元稳定币已成为全球金融生态中不可忽视的跨境支付工具。随着稳定币被广泛用作日常支付手段,甚至越来越像“准银行”,其风险也日渐显现。
持有者通常期望随时可以兑换回现金,这使得稳定币发行方在本质上承担了类似银行的存款功能。若这一体系失稳,可能引发广泛的信任危机和金融动荡。此外,稳定币市场潜藏的透明度问题,监管缺位和潜在系统性风险也令人担忧。尤其在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快速流入流出可能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威胁当地货币稳定,打击经济发展。技术层面,稳定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快速、低成本跨境支付,极大提升了全球资金流动效率,这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但技术便利背后,全球监管尚未形成协调一致的标准,导致法律风险和监管套利空间仍然存在。
如何建立平衡创新发展与金融安全的监管体系,成为全球监管机构亟需探索的问题。对美国来说,稳定币监管法案虽意在塑造规范健康的市场环境,促进美元数字经济的发展,但考虑到全球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配合复杂性,单边监管措施可能引发“溢出效应”,影响国际金融稳定。欧盟和亚太地区国家正密切关注美国政策动向,同时加强自身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研发步伐。中国人民银行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美国、欧洲亦纷纷考虑发行数字货币,体现出全球数字货币竞争加剧的趋势。未来,稳定币的监管和发展或将成为国际货币治理的重要议题。随着稳定币规模持续扩大,将对传统金融体系、央行货币政策以及跨境支付网络产生深远影响。
各国如何协调立法及监管,防止货币主权流失和金融风险传递,是全球经济合作必须面对的挑战。专业机构如阿蒙迪所强调,稳定币市场具有潜力亦存在风险,对全球支付体系可能带来的震荡不容忽视。投资者、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谨慎观察这一动态,推动建立稳健、透明且有序的数字货币市场环境,将创新机遇最大化,同时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未来几年,美元稳定币的崛起将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热点,影响着货币政策和经济金融格局的演变进程。各界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进展,共同促进全球金融的稳定发展和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