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枪击事件,两名民主党州议员及其家人在自家住所遭到袭击,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更令人担忧的是,嫌疑人竟然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了这些议员的家庭住址,进而实施犯罪行为。法院文件披露,57岁的嫌疑人范斯·博尔特(Vance Boelter)利用在线的人物搜索服务,获取了目标议员的精确住址,并准备充分,极有预谋地实施了此次袭击。此次事件瞬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再度点燃了关于个人隐私保护,尤其是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售卖的争论和呼吁。事件曝光后,部分议员纷纷提出加强对数据中介机构监管的立法建议,力图从根源上防止此类悲剧重演。 网络信息的滥用与隐私保护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数据在网络中得以广泛传播,许多信息变得公开且易于获取。
所谓的数据经纪商,正是指那些收集、整理并出售包括姓名、地址、电话、邮箱等各种个人信息的公司。这些公司利用公开的公共记录、物业登记、社交媒体及其它途径收集数据,形成庞大的数据库。许多所谓的人物搜索网站,则将这些信息整合并以低廉的费用供个人用户查找。这种信息的自由流通虽方便了社会交际及商业运作,但同时也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本次案件中,嫌疑人在其弃置的车辆内被发现一份列有11家数据经纪商网站名称的笔记。他还在其中标记了自己偏好的搜索平台,并清楚地写下“美国大多数房产登记信息都是公开的”,说明其十分了解网络信息的利用渠道。
警方还发现嫌疑人手中有一份涵盖数十名联邦和州级议员及其住址的名单,表明其目的明确、计划详尽。嫌疑人利用公开数据为犯罪准备工具这一行为,揭示了当前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显著漏洞。 数据安全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针对个人信息被滥用的现象,近年来美国联邦和各州层面已有一些相关立法尝试。例如,2022年国会通过了名为“丹尼尔法案”(Daniel’s Law)的法律,禁止数据中介机构转售联邦法官的个人信息,以保护法官及其家庭成员的安全。多个州也效仿设立了保护执法人员信息的法律。但这些法规大多局限于法官、执法人员等特定群体,对于民选官员尤其是州议员的保护尚不完善。
明尼苏达参议员艾米·克洛布查(Amy Klobuchar)提到,她本人也是此次案件嫌疑人关注的目标之一。她与德克萨斯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曾于2023年共同提出相关法案,旨在给予国会议员阻止其私人信息被在线售卖的权利,作为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部分提出,但未能成功通过。众多隐私保护倡导者呼吁,类似立法必须尽快实施,以覆盖更多公职人员及普通民众。 公共工作人员及公众人物面对的威胁 政界人士、执法人员及司法工作人员长期以来遭受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威胁。例如,2020年有枪手通过网络查找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埃丝特·萨拉斯(Esther Salas)的住址,袭击导致法官的儿子被杀,丈夫受伤。这类事件屡见不鲜,暴露出数据流通缺乏有效监管的弊端。
过去数十年,数据经纪商等机构通过按姓名搜索出售含有家庭成员和联系方式的个人信息,结果造成多起暴力犯罪事件,数以千计的人身安全遭到威胁。 维护个人隐私与公众知情权的平衡 在推动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信息公开与公众利益的讨论。政府职员的身份及一定程度的公开信息,有助于保障权力透明和民主监督。不过,如何在保障公职透明度和保护个人基本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是当下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部分专家认为,应细化规定,限制公开信息的范围及访问权限,同时打击不法数据经纪商的非法销售行为。 专家建议及未来展望 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研究员贾斯汀·舍曼(Justin Sherman)指出,这些交易数据的平台长期以来助长了针对个人和家庭成员的恶性暴力。
他强调,除非国会出台强有力的规制措施,否则普通美国人的人身安全将持续面临威胁。参议员罗恩·怀登(Ron Wyden)也于近期发声,敦促国会关注并应对数据售卖行业的乱象,将其视作公众安全紧急问题。 从技术层面讲,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可借助个人信息脱敏、访问权限分级管理、强化数据中介商的合规审查和责任追究等多重措施。同时,通过提升公众隐私保护意识,让更多人了解个人信息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是减少类似悲剧的关键之一。 结语 明尼苏达枪击案不仅是一起个案,更是对整个数据隐私保护体系的严峻警醒。个人信息被轻易获取和交易,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随着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个人数据越来越成为抢手资源,对数据经营者的监管必须更加严格和及时。公众和立法者应共同努力,推动完善法律法规,限制不当数据买卖,保护普通公民及公职人员的人身安全。此次事件或将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数据隐私保护进程中的转折点,呼吁我们重新审视数字时代下的隐私权及安全保障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