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卡车运输市场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后,正逐步走向一个新的均衡状态。疫情期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激增和货运量的飙升,许多新运输公司入局,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然而,随着疫情影响的减退和消费习惯的回归正常,需求开始减弱,市场出现了过剩的运力,这对行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疫情爆发初期,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物流需求,大量小型和中型卡车运输企业快速涌入市场,试图分一杯羹。这一时期,由于货运需求激增和部分运输能力的短缺,运输价格一度上涨,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利润空间。然而,这种繁荣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支出模式逐渐稳定,传统的电商季节性高峰也趋于理性,货运需求开始放缓,市场运力出现过剩现象。供大于求的局面让卡车运输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与此同时,贸易政策的频繁调整也给市场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2025年初,围绕关税的言论激增,导致进口货物流向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难以准确预判未来的货运需求和运价走势,增加了运营风险。面对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许多小型运输企业纷纷陷入困境。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卡车运营成本平均上升了约34%,但市场上的现货运价却几乎停滞不前,基本持平于2014年的水平。这种收入与成本的背离使得许多缺乏规模效应和财务弹性的运输公司难以维持盈利,最终导致大规模的企业倒闭和退出市场。市场的调整虽痛苦,却也起到了关键的“自然筛选”作用。大量资源被从低效和高风险的企业中剥离,市场供应逐渐减少,逐步恢复到了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水平。到2025年中旬,这一过程初见成效,供应与需求的比率接近历史较为平衡的状态。具体体现之一是“出站货物拒载率”(Outbound Tender Rejection Index)在2025年6月上升到了6.67%。
这一数字表明,运输企业开始更频繁地拒载部分货物,反映出运力正在趋紧,这一现象往往会对现货运输价格形成上行压力。这种供需紧张不仅推动了价格的企稳甚至上涨,也令发货企业面临服务水平下降的挑战。许多大型企业发现,尽管愿意支付更高运价,仍难保证货物按时被接单和运输。作为市场中介的货运经纪公司,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通过优化匹配运力和货源,缓解了部分供需错配的矛盾。例如,领先的货运经纪公司RXO在其季度市场报告中指出,虽然市场环境波动频繁,但现货运价整体呈现出缓慢回升趋势,整个行业虽依旧处于调整阶段,但已显露出复苏的迹象。
虽然市场正向均衡迈进,但整体环境依旧脆弱。当前的运力容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行业仍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小型和中型企业而言,维持运营依然充满挑战。未来,随着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和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稳定,美国卡车运输市场预计将进入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物流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也是推动行业持续优化的重要动力。车联网技术、智能调度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正在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预测需求变化,实现更灵活的资源配置。与此同时,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绿色运输概念逐步深入人心。
运输企业开始重视碳排放管理,采用新能源卡车和环保驾驶技术,这不仅符合政策导向,也能在长期运营中提升企业竞争力。总的来看,美国卡车运输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转型。从疫情带来的短期供需失衡,到长期供给侧的优化调整,行业正逐渐回归理性和平衡。虽然短期内依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运价波动、服务水平压力和企业生存困难,但这些都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阶段。企业若能抓住技术革新和绿色转型的机遇,加强自身管理和运营能力,将能在未来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展望未来,美国卡车运输行业的均衡之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政策导向、经济环境和技术进步将共同塑造市场的新格局。市场参与者若能顺应变化,积极调整战略,必将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