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對一起令人擔憂的事件展開調查,該事件涉及近日從鹽湖城起飛的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航班。這起航班在攀升過程中遭遇了艙內壓力問題,多名乘客報告稱出現耳鼻出血的症狀,以及嚴重的頭痛情況,讓人不禁對飛行安全表示擔憂。 事件發生在2024年9月15日,達美航空的航班從鹽湖城飛往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據報導,五年齡的波音737-900ER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駕駛艙的飛行員發現艙內壓力出現異常,隨即決定緊急返航。根據乘客的描述,當飛機在降落過程中,許多人都感到不適,部分乘客甚至出現了出血現象。 乘客Caryn Allen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表示在飛機下降的過程中,她看到自己的丈夫因為耳朵疼痛而需要用手捂住耳朵。
另一位乘客Jaci Purser則描述道,一種刺耳的感覺讓她覺得像是有人在捅她的內耳,甚至在她的手掌上出現了血跡。這種令人不安的情況引起了乘客之間的恐慌,其他人則忙著幫助那些出現流鼻血的人。 飛機安全降落後,緊急醫療人員在登機口等待,對約140名乘客中的至少10人進行了醫療評估。這些乘客被建議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而達美航空則表示將承擔有需要的乘客的交通費用。對於乘客們的遭遇,達美航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深表歉意,並透露船員按照程序將飛機帶回鹽湖城,並在地面上為乘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達美航空強調,涉事的飛機在當日被暫時停飛,並於次日經過維修後重新投入服務。
這次事件涉及的737-900ER並非波音新型的MAX系列飛機,後者在過去一年中曾因為一例門蓋脫落事件而引起調查。不過,FAA在一月份曾建議對737-900ER進行更為嚴格的檢查,因為這款飛機的設計與MAX系列共享某些部件。 不幸的是,這起事件並非單一的偶發事件。在民航業中,艙內壓力故障與與之相關的健康問題時有發生,尤其是在高空飛行時,乘客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根據航空專家的解釋,當飛機在升高或下降過程中,艙內壓力的迅速變化會對乘客的耳朵、鼻腔等部位產生影響,尤其是未得到充分適應的乘客可能會因此感到疼痛、出血或其他不適。 這一事件無疑對達美航空及整個航空業構成了挑戰。
航空公司必須不斷完善其飛行安全管理制度,確保乘客在飛行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此外,乘客在面對飛行可能帶來的風險時,也應該具備基本的常識,以應對隨之而來的各種情況。 對於出現健康問題的乘客來說,這起事件無疑留下了陰影。許多人在飛行後情緒緊張,對再度搭乘飛機產生了恐懼心理。然而,航空業專家指出,盡管如此,飛行仍然是一種相對安全的出行方式,理論上每年有數億人乘坐飛機,絕大多數都能安全抵達目的地。 FAA的調查結果尚未公佈,但可以期待的是,這將促使航空界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檢討。
在航空運輸日益發展的時代,如何保證乘客的安全健康成為了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隨著調查的深入,達美航空以及FAA都會面臨著如何處理乘客反饋的挑戰。他們需要向公眾透明化事件的真相,加強對乘客的安撫與溝通,以挽回因事件而受損的信譽。 最終,這起事件提醒了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安全都是航空公司最應該重視的問題。對於乘客而言,選擇航空公司時不僅要看其票價和服務,還要關注其在安全問題上的聲譽與歷史記錄。在將來的飛行中,乘客們也希望能夠享受到安全、舒適的乘坐體驗,而這正是整個航空業需要為之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