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它们在全球电力增长中的比例迅速提升。保罗·克鲁格曼在其文章《真实的男人就该燃烧》中犀利地指出,美国主流政治力量,尤其是与特朗普相关的右翼阵营,正试图逆转这股绿色能源的浪潮,阻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克鲁格曼认为,这种抵制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更带有深刻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尤其是与“男性气概”及反环保运动的关联息息相关。改革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举。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仅加剧全球变暖,同时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危害健康和生产力。然而,与全球多数国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相反,美国部分政治力量却选择了停滞甚至倒退。
这种现象背后有复杂的因素。首先,化石燃料行业对政治捐赠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传统能源企业大多支持共和党,这使得相关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往往偏向保护旧能源利益。其次,正如克鲁格曼所指出,心理和文化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特朗普本人对风能的抵触情绪,部分源自他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对风电项目的反感,这种私人情绪演变成政策阻碍的典型案例。在更广泛层面上,所谓“真实男人”需要展现力量和粗犷,燃烧化石燃料象征着强力和“男子气概”,而追求环保和清洁能源则被标签化为“女性化”和软弱。
这种观念在“Manosphere”――一个线上男性主义者和反女权主义者聚集的圈子中尤为明显。这种文化偏见的结果是,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声音被视为“阴柔”和软弱,反而增强了反绿色能源阵营的对立情绪。克鲁格曼强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了90%,风力发电成本下降了70%。这并非短期内的偶发成就,而是技术和经验不断积累,学习曲线持续下降的结果。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在推动这一进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拜登政府初期推广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极大促进了行业发展,但随后《一大漂亮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废除阻碍了这些支持措施。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暂停联邦风电项目审批,这是阻止绿色转型的又一行动。令人讽刺的是,美国最大的风电生产州是德克萨斯,它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产业,而共和党却选择削弱这一区域的优势产业。尽管化石燃料短期内仍保持经济重要地位,但全球能源格局正在迅速变化。中国等国家大量投资可再生能源,明确认识到这既是应对气候危机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和未来竞争的筹码。美国若固守传统能源,将面临经济滞涨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威胁。
克鲁格曼的分析揭示了一场文化与理性之间的斗争。拒绝清洁能源的运动不仅阻碍了技术进步,更反映了右翼集团内深层的性别政治和认同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对现代环保理念的排斥,将环保问题政治化、情绪化,造成公共政策的非理性选择。解决这一困境,需要超越简单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分析,正视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推广科学知识,加强环保教育,激发公众对清洁能源实际益处的认识,是打破现有僵局的关键。同时,政策制定者应注重如何打破刻板性别形象,塑造更为宽容和多元的“男性气概”,从而消除清洁能源与“软弱”标签之间的关联。
新时代的“男子气概”应体现在拥抱创新、保护地球和承担责任上。总之,现实中“真实的男人”并不应是盲目燃烧化石燃料的象征,而应是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危机的积极力量。只有将理性、科学与文化认同结合起来,才能打破阻碍能源转型的政治与心理桎梏,引领社会走向更为可持续和繁荣的未来。克鲁格曼的这篇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视角,提醒人们关注技术进步背后复杂的社会心态和政治动力,这对当前乃至未来的能源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