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巴西于2025年宣布将不再推进金砖国家(BRICS)共同货币的计划,转而关注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一决定的背后,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美元的强势地位、各国货币政策的复杂性以及国际贸易的新动态。 金砖国家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组成,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尽管早期提出共同货币的构想,但到目前为止,该想法并未进入技术讨论阶段。正如巴西政府官员所指出的,共同货币的议程在本年度不会得到推进。这表明,巴西在金砖国家领导地位上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态度,与此同时,依然希望推动国际支付系统的改革。
此次巴西的决定显然是为了响应来自美国的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警告金砖国家不要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声称任何采取对抗策略的国家都会面临关税的威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上,巴西为何仍然选择在贸易中探索减少美元依赖的途径呢? 首先,巴西希望通过减轻美元的影响来增强自身及其他金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尽管美元是全球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但巴西认为,通过发展本国货币的使用,可以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从而促进贸易量的增长。 据透露,巴西正在推动金砖国家改革,以便于各国在贸易中使用当地货币进行结算。虽然这一目标并非巴西的首要任务,但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各国更希望在务实的层面上进行合作,以形成更为稳定的贸易关系。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巴西的即时支付系统Pix也逐渐成为了国际讨论的焦点。自2020年推出以来,Pix已经超过了传统现金和银行卡支付,成为一种更为高效的交易方式。巴西的新中央银行行长Gabriel Galipolo指出,Pix的设计使其可以与其他支付系统轻松整合,展现了未来国际支付的无限可能。 巴西还与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建立了本币支付系统(SML),允许这些国家之间以巴西雷亚尔直接结算交易,从而绕过美元作为中介。尽管这一系统在使用上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例如结算时间通常需要三天,但其潜力不容小觑。
数据表明,阿根廷在去年的SML交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虽然总额仅为51亿雷亚尔,相比于双边贸易的274亿美元而言仍属小部分。 尽管金砖国家在共同货币方面的讨论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成员国仍在积极寻求促进贸易的可能性。正如一些专家所言:没有任何国家希望造成贸易摩擦,但各国也不想放弃探索的可能性。通过减少传统的美元交易,各国可以在金融上实现更多的独立性,从而提升经济韧性。 总结而言,巴西放弃金砖国家共同货币的计划,反映出当今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态势。虽然对美元的全面替代仍是不可能的,但巴西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努力显示了他们在全球经济中寻求更大自主权的决心。
随着国际支付技术的进步和区域合作的加深,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中,将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