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通货膨胀上升并非坏事,分析师表示 近期,数字货币市场引发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是以太坊(Ethereum)的通货膨胀问题。随着以太坊网络的供应量持续增加,一些分析师认为,这并不必然是坏事,反而可能促进网络的实用性及长期发展。 以太坊作为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数字货币,其价值在过去几个月内经历了显著波动。根据近期的数据,自今年四月以来,以太坊的日均供应量已增加超过262,008个ETH,至九月初的总供应量达到120,326,493个ETH。这一变化的部分原因是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即完成以太坊区块链交易所需支付的费用)大幅下降,预计到年底以太坊的年供应量将增加约15亿美元。 在以太坊的供应量激增之际,许多人开始质疑其长期稳定性和价值,相比于过去以太坊的通缩特性,这一转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然而,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以太坊的通货膨胀并非根本性的“有害”,至少在中期看是这样。因为以太坊的发行模型与比特币的通缩模型有本质上的区别。 以太坊的供应模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ETH作为推动以太坊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的实用性代币的认知。与比特币追求限量2100万枚的目标相比,以太坊更注重网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确保网络验证者始终能获得奖励。 一些分析师指出,适度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刺激用户花费以太坊,而不是仅仅持有。这种花费行为反过来又会促进网络内的经济活动,提高活跃度。
以太坊的低交易费用源于近期的网络更新,这虽引入了一些通货膨胀,但也使网络更具吸引力,从而促进了新的需求和增长。分析师认为,如果网络活动和增长速度超过通货膨胀率,以太坊的价值仍然有可能升值。 尽管以太坊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与链上活动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市场情绪受到负面影响,但在长期内,有人认为低费用实际上为以太坊提供了价格底线,这通常在后期会出现强劲反弹。以太坊网络的动荡挑战了以太坊作为价值储存的传统叙述,其价值主张更多地依赖于其作为活跃DeFi生态系统基础代币的实用性。 在此次网络更新的影响下,Ethereum的供应持续以每日1,652个ETH的速度增长。预计按照目前的活动,年通胀将约为600,000个ETH,当前价格下的价值约为14.4亿美元。
从比特币的角度来看,目前其通胀率波动在0.8%左右,这意味着年通胀可能高达200亿美元。虽然比特币的通缩特性备受推崇,但在达到限量供应之前,它仍然是技术上的通胀。 在分析成本和收益时,分析师们指出,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单一。即便是提供流动性和刺激消费的手段,若缺乏稳定的需求和广泛的应用支持,通货膨胀也可能成为长远发展的绊脚石。而以太坊如果希望有效扩展其生态系统,同时保持其核心价值,必须依靠Layer 2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推动以太坊的实际应用。 虽然以太坊过去并非总是存在通胀,但在2022年进行的“合并”升级使其转向了一种更为高效的操作系统。
该系统在今年三月的“Dencun”更新中成功降低了网络费用,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循环。然而,随之而来的低“销毁”率,意味着网络在日常操作中焚烧的ETH相对较少,最终导致了新增ETH的供应量大于被销毁的数量。 这一变化带来的挑战是,以太坊的未来并不完全依赖于稀缺性,而是依赖于其在日常应用中的功能性。以太坊的成功将紧密关联于其网络的增长和采用率,而不是稀缺性。因此,如果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应用继续成功,其通货膨胀机制将成为支持其发展的利器。 总的来说,Ethereum的通货膨胀上升可能会给市场带来短期的担忧,投资者们可能会基于供应增加而产生价值怀疑。
然而,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太坊能够以有效的方式利用其通货膨胀,并且促进网络用户的应用和交互,便可能在未来为其带来可观的成长空间。毕竟,以太坊不仅是数字货币,更是推动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