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空軍與太空軍在台灣鄰近海域開展了規模空前的大型軍事演習,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此次演習被視為美國針對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在西太平洋的擴張行動所做的重要準備。演習涉及數萬名美國空軍與太空軍人員以及數百架戰機,展現美國在印太地區軍事部署的高度靈活性與快速反應能力。這場名為「世代以來首次」的部門級系列演習(Department-Level Exercise, DLE)不僅涵蓋多個指揮單位的實戰模擬,也同步進行了如「堅定力量-太平洋」等命令演練,測試部隊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分散部署及防禦作戰的能力。台灣作為此次演習的地理中心點,顯示了美國對亞太安全局勢的高度重視。台灣作為一個自我治理的民主政體,長期處於中美地緣政治緊張的核心。
在中國堅決聲明將不惜武力統一台灣的背景下,美國強調將持續協助台灣防範潛在威脅,防止亞太地區集體安全體系的崩解。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文·施耐德將軍在演習期間強調,要能夠在受攻擊及資源受限條件下,持續進行有效的空中作戰並保障作戰效率,這是爭取戰爭勝利的關鍵。他指出,軍隊必須具備自主性和機動性,能夠快速適應戰略環境的變化。同時,美國空軍部長特洛伊·美因克表明,通過這類高強度的訓練,與盟友並肩作戰,共同練就能在真實環境中有效運作的分散式作戰能力,是面對多重國家安全挑戰的最佳準備。此次演習同步展開時,台灣也開始了其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彰顯台美在地緣政治上的緊密聯繫。美國的軍演正值中國加快其彈道導彈庫存擴張之際,這些導彈具備擊中西太平洋地區美軍基地和戰艦的能力。
華盛頓政府對此十分警戒,並強調必須強化在亞太地區空軍基地的防禦能力,以防雙方爆發突襲。此次軍演中的轟炸機任務也引人注目。多架B-52H重型轟炸機從北達科他州的米諾空軍基地調派至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這一戰略要地是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樞紐。這種轟炸機部署展示了美國在全球多地均可迅速調動打擊力量的能力,增強了在印太地區的行動韌性。美國空軍參謀長大衛·奧爾文將軍強調,空軍官兵必須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提升速度與創新能力,並通過與區域伙伴及盟軍的密切合作,增強相互信任和理解,從而在複雜環境中取得優勢。這也是美軍推動軍事現代化與跨領域作戰融合的戰略核心。
當前,美國國防部已將中國視為「節奏威脅」以及「節奏挑戰」,即短期內直接威脅美國安全和價值觀,及長期在國際影響力和權力方面的競爭對手。這種將中國定位為主要軍事威脅的戰略調整,促使美國在印太地區不斷強化軍事布署,確保持續對北京展現威懾態勢。展望未來,美國軍方表示,將持續利用這種多指揮、跨域整合的演習形式,提高全軍在遭受信息網路攻擊與後勤鏈中斷等不利條件下的作戰持續能力。面對中國不斷擴大的軍事力量和區域活動,美國以分散式運營和快速反應為核心,塑造全新的太平洋地區防衛戰略模式,保障區域及全球安全。中國方面則暫未公開回應此次演習,但持續增加軍事存在已成為常態。未來,中美在台灣海峽的軍事互動恐將更加頻繁,極有可能引發更具挑釁性和戰略意義的動態,對區域安全造成深遠影響。
在此背景下,台灣的國防能力建設以及與美國和其他盟友的合作關係將更為關鍵。綜合來看,美國空軍與太空軍的異常軍演不僅是一場簡單的軍事演練,更是印太地區戰略平衡調整的顯著標誌。這場演習體現美國積極應對戰略挑戰、促進聯合防衛體系的決心和能力,對未來地區和平穩定與大國博弈均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戰略環境持續演變,相關各方需慎重評估局勢發展,避免矛盾激化成為武裝衝突,從而維護印太乃至全球的安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