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可能不再存在。我们将面临死亡,或者被迫流离失所。这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预言正逐渐成为现实。随着以色列在黎巴嫩的激烈空袭不断升级,许多无辜的生命在一夜之间消逝,留下的只是痛苦和绝望。 在黎巴嫩南部的小村庄艾因·德尔布,几天前,一座公寓楼在以色列的导弹袭击下夷为平地,导致至少45人遇难。即便经过 rescue teams 的努力,仍有一些受害者的遗体未能被找到。
在废墟上,散落着家庭照片、玩具和其他死亡的纪念品,悲痛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28岁的朱莉娅·拉曼是一名学生,刚从贝鲁特搬到这里,与家人团聚。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最终让她在袭击中失去了生命。 以色列国防军(IDF)声称,他们的攻击目标是与黎巴嫩政治党和武装组织真主党(Hizbullah)相关的军事设施,而不是黎巴嫩人民。但是,数以百计的平民继续在夜间的轰炸中伤亡,国际人道法禁止对平民和他们的财产造成“与预期军事利益不相称”的伤害。 随着愈演愈烈的空袭,已经有超过10万人因为战火而流离失所,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黎巴嫩卫生部表示,自9月中旬以来,已经有至少1471人因战斗和空袭遇难。这个国家的五分之一人口,正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离贝鲁特大约40公里的那不勒斯,医疗系统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艾哈迈德医院的医院主任里亚德·阿尔阿因说,自从9月17日以来,他们已经接待了80名受伤患者,和23具尸体。现如今,医院的病床上摆满了因为空袭而重伤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无助而无奈地等待着医疗救助。 “孩子们受伤的可怜数量让人心痛,”阿尔阿因说。
“地面部队的入侵增加了我们面临的伤亡人数。我们的目标是拯救生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负担加重。” 在这种绝望的局面下,许多黎巴嫩人开始准备迎接更惨酷的现实。“我们可能很快会被迫撤离,”当地的社会发展协会负责人扎伊纳布·朱马尔感慨道。她正在为她的孩子们准备行李,担心有一天他们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为了帮助临时居住在朋友家中的流离失所者,朱马尔和她的团队每天为130个家庭提供餐食和基本生活用品,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
“这里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每个人都感到害怕和绝望,”朱马尔说。她提到,爆炸声在城市的上空回荡,房屋的破碎声宛如梦魇,时刻提醒着人们,他们的生活正处于危险之中。 与此同时,生活在南部的阿卜杜拉,也是一个流离失所者。在一次空袭中,他和他的家人被迫逃离了自己的家,现如今寄居在朋友家中。他回忆起那天的恐惧与绝望:“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屋子都在摇晃。我们什么都没能带走,只希望安全。
” 在以色列方面,他们则试图通过社交媒体向当地居民发布撤离指令,避免更多的平民伤亡。然而,许多人出于文化和心理的原因拒绝了这些指示,宁愿留在熟悉的环境中。正如阿卜杜拉的朋友所说:“即使遭遇空袭,很多人也不愿离开。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土地,为什么要放弃?”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许多民众在冲突中继续面临着危险和死亡的威胁。朱马尔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这一地区,认为外界的援助和关注可能是改变局势的关键。“我们需要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支持。
” 面对未来的无助和绝望,许多人用睁开的眼睛尽可能地感受周围的变化。不远处的医院里,医生们仍在奋力抢救伤员,与时间赛跑。而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明天是否会更好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随着局势的发展,更多的流离失所者正涌向城市,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努力提供基本生存条件。但这些努力却显得微不足道,与肆虐的暴力形成鲜明对比。在荡漾不息的冲突中心,百姓的声音似乎被掩盖,他们的痛苦和悲伤淹没在战火的喧嚣中。
今天,在这个战争中的土地上,每个人的生活都仿佛片刻之间就能改变。一声爆炸、一声哭泣,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安中重演。“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可能不再这里”,这个预言让许多人在夜晚无法入眠,心中萦绕的焦虑与恐惧如影随形。他们正努力寻找希望,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希望能够重建自己的生活,回归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