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零售销售在今年六月经历了持续九个月的下滑,这一持续的负增长趋势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根据英国工业联合会(CBI)最新发布的月度分销贸易调查,零售销售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年销售差额从五月的负二十七个百分点降至六月的负四十六个百分点。零售商对七月的销售预期依然悲观,预计销售差额将进一步下跌至负四十九个百分点,显示出消费者谨慎的心态依然高涨。六月的零售销售量被零售商评价为“低于预期”,时令销售差额为负三十七个百分点,较五月的负十九个百分点进一步恶化。七月的市场预期依然处于低迷状态,时令差额预计为负三十八个百分点。除了零售市场之外,批发和汽车销售也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
批发业务收缩虽然有所放缓,从五月的负四十八个百分点缩减至六月的负三十四个百分点,但仍表现为明显的萎缩。对此,批发商对七月的预期继续悲观,预估销售差额为负三十九个百分点。汽车销售方面,六月的销售量降幅从五月的负六十五个百分点收窄至负三十七个百分点,但整体仍显示市场需求疲软,预计七月将继续下降至负三十四个百分点。整体分销行业,包括零售、批发及汽车贸易,六月的总销售差额为负三十九个百分点,与五月的负四十三个百分点相较变化不大。七月的市场预期继续走弱,预计总销售差额将维持在负四十二个百分点。尽管整体市场大环境不容乐观,电子商务成为少有的亮点。
六月的线上零售交易量同比增长达到六个百分点,虽未能延续五月高达三十七个百分点的爆发式增长,但依然显示出线上购物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展望七月,零售商们预计线上销售将增长约八个百分点,反映出数字渠道对零售业的重要意义。订单量的下降和库存积压成为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六月零售商向供应商下达的订单减少幅度达到自去年十二月以来的最大值,达到负五十一个百分点,较五月的负四十一个百分点显著加剧。七月的订单预期依旧疲软,预计将减少负五十三个百分点。库存积压问题同样突出,库存与预期需求的比率达到正二十六个百分点,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的正十七个百分点,预计七月将维持在正二十七个百分点左右,反映出商品滞销现象明显。
英国工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马丁·萨托留斯分析指出,消费者谨慎情绪是压制零售及批发活动的核心因素,整体分销行业的底层活动仍然低迷。他强调政府的工业战略虽然及时,但投资技能培养和监管放松应超越目前重视的部分领域,涵盖更多行业与区域,以促进地方和国家的繁荣发展。官方数据显示整体消费市场情绪疲软也得到统计数据的佐证。根据国家统计局(ON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五月份整体零售销售量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七,创下自去年十二月以来最严重的单月跌幅。同比数据则显示,零售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一点三。消费者支出的收缩与整体经济环境存在紧密联系。
近年来,通货膨胀压力、能源价格上涨和利率上升等因素,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受限,进而抑制了消费意愿。面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选择性支出明显增加,非必需品消费尤其受到影响。这一系列因素导致零售商不得不调整库存策略,控制采购订单,以应对需求的骤减。然而,库存水平依然偏高,资料显示零售商在库存调整方面面临较大挑战,商品积压可能进一步压缩企业现金流,加剧行业的经营压力。随着英国经济步入复杂的调整期,零售行业的复苏路径充满变数。虽然线上零售或将继续成为推动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实体店铺依旧面临严峻的考验。
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零售企业加大对电商平台及数字营销的投入,期望借助精准的消费者数据和便捷的购物体验,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行业整体的低迷态势也提醒政策制定者需关注消费信心恢复和市场活力提升。提升劳动力技能、简化监管环境、增加对创新技术的支持,是促进零售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消费者谨慎心理若能得到有效疏导,或将逐步带动市场需求回暖。综合看来,英国零售业当前正处于多重挑战叠加的阶段。持续九个月的销售下滑反映出市场内部矛盾深刻,需求不足和库存压力并存,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均需进一步优化。
尽管线上零售表现出韧性,但无法完全抵消整体市场的疲软。展望未来,零售业能否走出低谷,依赖于消费者信心的逐步恢复、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调整及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尚存的背景下,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环境改善,或将为英国零售市场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