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DRAM作为计算机及移动设备内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链状况一直受到全球产业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进入2025年下半年,全球DRAM市场再次面临显著的波动,特别是在DDR4和GDDR6产品线上,预计价格将出现高达45%的上涨,这一趋势引发了业界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整体呈现显著上涨态势。涨价背后不仅有供需关系变化,更涵盖了供应厂商主动调整生产策略、产品世代更替以及AI服务器需求攀升等多重因素。市场参加者需充分理解这些动态,以便妥善应对内存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 其中,DDR4作为上一代主流内存标准,因主要厂商逐步启动退市计划导致供应紧缩,价格涨幅尤为突出。
预计PC端DDR4内存价格上升幅度将在38%至43%之间,服务器端则上涨28%至33%。这种涨价趋势反映出市场对现有库存和剩余产能的激烈争夺,也凸显出后续供货的不确定性。 此外,GDDR6显存产品同样面临显著价格压力。作为当前广泛应用于游戏显卡和中高端图形处理单元的主流显存,GDDR6的供应因向新一代GDDR7的产能转移而趋紧,导致短期内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涨幅预计在28%至33%之间。众多显卡厂商,尤其是针对入门和中端市场的产品,未来可能因供应短缺受到影响,价格战的激烈程度也可能因此加剧。 与此同时,DDR5内存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新一代内存产品,价格上涨相对温和。
TrendForce预计DDR5市场的价格涨幅将在3%至8%左右,主要受益于持续的客户和服务器端需求。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对DDR5内存的刚性需求,促使生产商保持适度产能扩张以满足市场的逐步增长。同时用于移动设备的LPDDR5X内存因季节性补货及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区间预计在5%到10%。 在高带宽内存(HBM)领域,受益于AI加速器和数据中心巨头如NVIDIA最新B300系列GPU的大规模部署需求,HBM的价格将迎来15%至20%的显著增长。HBM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从第二季度的9%升至10%,体现出高性能计算对高带宽内存需求的稳步提升。 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对DRAM价格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针对来自日本和韩国制造的内存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这无疑加剧了供应紧缩和成本上涨的压力。部分OEM厂商为了规避潜在的关税冲击,已提前加大订单量,寻求稳定库存水平,这进一步推动了短期内存价格的飙升。 展望未来,DRAM市场供需格局正面临深刻转变。主流内存产品DDR5正在逐渐取代DDR4,而GDDR6到GDDR7的过渡也在加速进行。存储技术的升级换代使得部分旧款产品加速退市,导致供应骤降,加之新兴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对高性能内存的旺盛需求,这些因素共同驱动价格上涨趋势。 从消费者角度看,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用户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体验到内存升级的成本增加,特别是对预算敏感的中低端市场用户,DDR4和GDDR6价格的急剧上升或造成购机成本上涨。
同时,显卡市场的入门级和中端显存紧张,可能推高显卡整体售价,对广大游戏玩家和专业用户带来直接影响。 企业市场方面,数据中心和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加大投资于搭载高带宽内存的AI加速器和服务器,尽管价格上涨带来成本压力,但优先保障供货以满足性能需求成为当务之急。廠商在内存采购策略上将更加注重提前规划与多元供应链管理,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综合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的DRAM价格上涨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产能调整推动老旧产品供应减少,新技术产品渐入佳境但尚未完全替代旧产品,AI及高性能计算需求持续拉动产出增长,地缘政治关税又进一步激化成本压力。未来内存行业的价格和供应状况如何演变,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环境的变化。
关键厂商如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都在积极调整产线结构,加大对下一代内存技术和高带宽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以期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行业观察者普遍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供应链适应,长期来看价格将趋于稳定,但短期内价格波动仍将带来采购和运营的不确定性。 对于普通消费者、DIY爱好者及专业用户来说,合理选择内存产品,结合当前市场价格趋势和自身实际需求,制定适宜的升级或购买计划,尤为重要。同时关注厂商促销、渠道库存变化,可以在价格波动中寻得相对优惠的入手时机。 总而言之,2025年DRAM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化是行业转型期的必然表现,掌握行情趋势、理解背后驱动因素将帮助各方更好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硬件配置和成本效益的最佳平衡。随着技术革新和消费需求的持续演变,内存市场仍然充满机遇与变数,值得业界和用户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