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和投资者的关注。币安的创始人及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Z)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关于AI项目应构建在Layer 1(L1)还是Layer 2(L2)区块链上的热烈讨论。 在这一争论中,人们首先要了解L1和L2的基本概念。L1区块链是独立的链,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具备自己的共识机制和网络结构。而L2区块链则是构建在现有L1链上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和提升现有链的性能以实现更高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费用。 CZ在他的社交媒体中表示,AI项目的核心目标并不是开发一个超级区块链,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支持AI的经济模型。
他指出,尽管L1提供更大的主权性和去中心化,但维护节点和验证者的工作也更加艰巨。与之相比,L2网络则能够借助现有生态系统,例如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永续合约和其他工具,减少价值流失。 但对于究竟哪种区块链架构更适合AI项目,行业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加密分析师Hitesh Malviya认为,L1区块链对于希望建立自主共识机制并优化性能的项目来说是更优的选择。然而,他也警告说,尽管许多L1项目在筹资和用户获取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在代币发行后,用户流失率常常会高达70%到90%。他认为,与其冒险开发一个L1链,不如在L2生态上构建应用链,从而实现更快的开发和可扩展性。
同时,BNB链业务开发团队的Walter也支持L2。他强调了L2在可访问性和结合现有工具与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这样的观点也许暗示了CZ可能参加即将召开的华盛顿加密峰会。 除了L1和L2的辩论,区块链顾问Anndy Lian表示AI的最佳实施层是Layer 3(L3)。虽然理论上可以在L1部署AI,但由于安全性和资源限制,实际上并不切实际。他表示,AI可以在L1、L2或L3上实施,但在L3上更有效,能够利用区块链的优点,同时满足AI对计算能力的高要求。
CZ的提问反映出当前市场对AI集成L2网络的浓厚兴趣。Binance Labs(现已更名为YZI Labs)在2024年6月投资了Zircuit,这是一个利用零知识滚动技术来提高安全性的AI增强型L2网络。此项投资表明币安在AI与区块链的结合方面的战略关注,可能也会影响CZ的最新思考。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期也在积极讨论L1和L2的扩展解决方案。就在上个月,他阐述了2025年以太坊L1和L2协议的扩展路线图,但也曾警告部分L2网络由于经济模型脆弱和执行不力而可能面临失败。 对于AI项目是否应该构建自主链,或是整合到现有生态系统中,圈内人士的看法截然不同。
这场争论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开发者和投资者未来的决策。 在这个多变的区块链和AI结合的时代,开发者们面临着在主权性、可扩展性和可访问性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对于每一个AI项目而言,选择合适的区块链架构不仅影响技术实现,还将直接决定未来的成功与否。通过仔细评估这些选项,开发者将能更明确地把握市场需求,推动他们的项目向前发展。 总结来说,CZ提出的L1与L2的争论不仅是对现有区块链架构的探讨,更是对未来区块链与AI共同发展的深思。在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投资者和开发者不可忽视这场辩论所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以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