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最大的城市贫民窟之一基贝拉,生活着成千上万的贫困居民,这里传统金融服务的缺失使得许多人难以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与稳定的经济保障。近年来,肯尼亚一家名为AfriBit Africa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基贝拉的一个社区苏威托韦斯特引入比特币,试图借助数字货币提供一种无需传统身份验证即可参与的金融途径,为这片贫困土地上的人们带来新的经济希望。苏威托韦斯特的居民大多靠日薪生活,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高度依赖现金和手机支付应用。然而,手机支付平台如M-PESA等虽然广受欢迎,却存在交易费用不稳定和服务网络偶尔中断的问题。比特币及其所依赖的闪电网络提供了零交易费、快速支付的优势,引起了年轻一代垃圾收集者和小商户们的关注。AfriBit Africa通过向当地的垃圾收集团队发放比特币形式的小额补助,为居民首次接触并开始使用加密货币搭建了桥梁。
垃圾收集者们通常为当地慈善机构工作,他们在每周的垃圾收集结束后领取几美元等值的比特币,不仅改变了他们的支付方式,也成为推动社区比特币使用的“传播者”。这些年轻人对新兴技术的接纳能力强,愿意探索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带来的可能性。 在基贝拉,许多人依然面临无证件、无法建立银行账户的困境,比特币无需依赖中央机构认证,这正好契合其“普惠金融”的理念。AfriBit Africa的联合创始人罗尼·姆达维达指出,这为贫民窟的居民提供了实现金融自由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有机会储蓄、转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犯罪带来的现金风险。小商贩多多亚·安尼姆的蔬菜摊接受比特币支付,约有10%的顾客选择用加密货币付款。她喜欢比特币支付因为交易成本低而且速度快,节省了交易费用,让她能更多地用于进货补给。
对于基贝拉的许多居民来说,持有比特币不仅是一种支付工具,更是一种资产配置方式。垃圾收集者达米亚诺·马加克和昂斯穆斯·马尼透露,他们约70%到80%的净资产以比特币形式存在,这在投资暴露率上远远超出一般人水平。比特币近五年内价格上涨约1000%,这为持币者带来了不菲的潜在收益。然而,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极大,也带来了巨大风险。金融科技创业者兼肯尼亚金融科技联盟主席阿里·侯赛因·卡西姆对在贫民窟居民中高比例持有这种高度波动性的资产表示担忧。在他看来,基贝拉这样的极端贫困环境并不适合进行高风险的加密货币投资。
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导致居民财产大幅缩水,缺乏监管制度也使得资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卡西姆还强调,尽管数字资产在跨境汇款等领域展现了降低成本的潜力,但若无法有效规避其风险,则无法真正惠及贫困社区。对此,AfriBit Africa的罗尼表示比特币去中心化和缺乏监管的特征其实是一种优势,能够帮助未被传统金融体系覆盖的人群参与全球经济。同时,组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金融素养教育和加密货币相关培训,帮助社区居民正确理解和使用比特币,尽可能降低风险。类似的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曾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挫折。比如中非共和国和萨尔瓦多两国曾经尝试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结果都因政治和经济问题未能持续。
肯尼亚国内加密货币监管环境依然严苛,许多相关业务面临政策压制,但基贝拉的这一小规模项目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容忍。基贝拉的居民对数字支付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结合非正式经济与数字金融的特点,比特币在当地展现了一定的生命力。年轻一代看重比特币的便捷和潜在升值前景,而交易费用低廉、转账速度快,也使得商家和消费者均受益。然而,潜藏在背后的波动性和缺乏监管保护,则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社区的实践为全球在极端贫困地区推动金融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比特币能够突破身份认证的壁垒,为无证件人口提供参与金融体系的入口。
数字货币也有潜力成为促进经济数字化的重要力量,带动微型工业、零售和服务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机构必须重视金融风险管理,强化社区教育,防范价格暴跌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诈骗行为。总体来看,比特币在基贝拉贫民窟的引入代表了数字货币走进全球最贫困角落的一次尝试。它不仅承载了金融包容的希望,也提醒外界关注弱势群体面临的新型金融风险。未来,随着技术普及和监管框架的完善,加密货币或许能为非正规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帮助改善最被边缘化群体的生活条件。如今,苏威托韦斯特的居民们正身处数字革命的前沿,怀揣谨慎乐观,期待用比特币书写属于他们的经济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