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毒品執法局(DEA)近日宣布將關閉在中國的兩個辦事處,這一決定引發許多問題。此舉發生在該機構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努力阻止來自中國的芬太尼前體化學品流入美國,導致數十萬人死於過量喝酒的危機中。DEA局長安妮·米爾格拉姆(Anne Milgram)在上週發送給特工的電子郵件中指出,這些關閉反映了DEA有限資源的重新調配,以便將資源專注於更能挽救生命的地區。 DEA的決定關閉位於上海和廣州的辦事處,僅剩下北京和香港的辦事處。雖然外界早有傳聞,但具體關閉原因並不明朗。米爾格拉姆強調,這一決策基於數據驅動的評估過程,目的是最大化該機構的影響力。
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對此表示擔憂。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查克·格雷斯利(Chuck Grassley)指出,美國人民有權知道這一決定背後的原因,以及DEA計劃如何重新分配稅收資金。這一做法被認為是美中合作中的又一次挫折。儘管中國已將許多芬太尼製造化學品列入管制物質的名單,並對企業發出了警告,但該國依然是芬太尼危機的主要前體來源。 前DEA外事部門負責人邁克·維吉爾(Mike Vigil)表示,與中國的合作至關重要,但隨著美中關係的惡化,建立這些關係變得更加困難。2017年美國曾經要求中國開放更多的DEA辦事處,但直到那個時候才獲得批准。
設立上海和廣州辦事處的希望曾經很高,因為這兩個城市都是貿易和組織犯罪的中心。 然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指出,中國對此事的合作大多只是名義上的,DEA特工在當地面臨著難以獲得簽證和各種限制的問題。2022年,中國因當時眾議院前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的訪台而暫停了反毒品合作。雖然最近看似有所改善,特別是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之後,但仍不明確未來的合作會有多大進展。 米爾格拉姆在年初曾前往中國,與國務院的反毒品高官托德·羅賓遜(Todd Robinson)一道進行了會談。幾個月後,北京當局逮捕了一名在洛杉磯聯邦法院因芬太尼走私被起訴的中國國籍嫌疑人。
她更強調,這樣的合作對於擴大打擊前體化學品貿易和清洗非法毒品收益的能力至關重要。 中國對DEA的內部決策不予置評,但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Liu Pengyu)贊揚了近期中美雙方在芬太尼問題上的合作。他表示,中方希望美方能與中國朝著同一方向努力,繼續基於相互尊重、管理分歧和互利的務實反毒品合作。 這次關閉的辦事處總計為14個,涉及超過100名特工和員工,包括一些位於與拉丁美洲毒品販子有關聯的國家,如俄羅斯、塞浦路斯和印尼等地。面對芬太尼危機,DEAE仍面臨資源不足的緊迫挑戰。 根據美國新聞報導,這些關閉事務所的決定是在對DEA全球運作的全面評估之後作出的,此評估是應對一場涉及前DEA在哥倫比亞的腐敗醜聞所進行的檢討。
這一評估報告指出,DEA從未進行過針對不斷變化的威脅所需的資源匹配評估,建議應該進行一個「權衡資源」的過程,以便對抗芬太尼。 關閉的其中四個辦事處——巴哈馬、海地、緬甸和尼加拉瓜,均是被白宮列為主要毒品生產或走私地區的國家。部分DEA退役官員對這一決策表示擔憂,尤其是塞內加爾的關閉,該國的一支精英警察單位曾在DEA的訓練和資助下破獲多起重大案件。 這樣的關閉無疑會對國際毒品打擊合作造成損害。時任DEA中東地區負責人的威廉·沃倫(William Warren)指出,DEA不僅僅是打擊毒品的機構,還是在武器走私、人口販運和恐怖主義等熱點地區舉足輕重的美國安全保障力量。 面對芬太尼危機日益嚴重的現狀,DEA的這一決策引發了針對政府在全球範圍內反毒品行動有效性和資源利用的質疑。
隨著中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不斷走向複雜,兩國在毒品問題上的合作也將成為未來外交的關鍵挑戰之一。未來如何進一步有效地合作控制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流入,將直接影響到美國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在這場與毒品的鬥爭中,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夠找到破解這一危機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