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和法律更新 稳定币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意大利海底艺术馆:用雕塑守护濒危海草床,遏制非法拖网渔业的创新实践

监管和法律更新 稳定币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The Undersea Art Gallery That Ensnares Illegal Trawlers (2022)

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沿海,渔民保罗·范丘利利用艺术与环保相结合的独特方式,建立了海底雕塑公园“鱼之家”,有效遏制非法拖网渔船破坏珍贵的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具有重要碳汇功能的海草床。这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也为蓝碳生态系统保育提供了创新范例。

意大利托斯卡纳小渔村塔拉莫内,清晨的海港常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渔民保罗·范丘利忙碌着检查他的渔网,修复受损部分。几十年来,他跟随祖辈步伐捕鱼为生。然而,近些年他将更多精力花在保护鱼类资源上,而非单纯捕捞,这一转变蓄谋已久,源于当地海域遭遇的生态危机。自上世纪80年代,大型工业拖网渔船入侵地中海,特别是这一带海域,拖网作业重创了海底环境。这些配备链锤的渔网不分青红皂白地刮擦海床,捕获各种鱼类同时,也毁坏了海草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这种方式虽被法律禁止在意大利海岸三海里内实施,但一些不法渔船仍置法规于不顾,带来严重破坏。

范丘利指着自己的传统渔网说,它们就像使徒们使用的渔网,孔径较大,能仅捕捉成年鱼类,保证生态系统的延续和可持续捕捞。相比之下,底拖渔法不仅威胁着鱼类资源的未来,还毁伤了独特的海草生态,尤其是Posidonia oceanica海草床。这种海草能每公顷吸收的二氧化碳超过亚马逊雨林,是地中海乃至欧洲的重要蓝碳碳汇。范丘利过去常看到多艘拖网船同时出现在海域,扰动海床,导致海草大面积消失。范丘利深知保护这片宝贵自然资源的紧迫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思考,他开创出一个兼具实用性和艺术美感的解决方案。2015年,他与多位知名艺术家合作,将39座采用意大利白色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巨型块体沉入海底。

这些雕塑布局巧妙,能有效勾住非法底拖渔网,阻止他们继续破坏海床。这个被命名为“鱼之家”(Casa dei Pesci)的海底艺术馆不仅成为保护区域的屏障,也成为促进生物多样性复苏的人工礁。沉入水中的大理石雕塑很快被鱼群和海洋植物覆盖,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海底生态系统,也为潜水者和环保人士提供了独特的观赏体验。范丘利虽仍坚持捕鱼为业,但他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使命和长远价值。以往他面对非法拖网渔船时,曾多次尝试私下巡逻与驱逐,甚至在夜间配备灯光威慑劣质钓船。虽然这些行动短暂奏效,但无法根除问题。

只有靠“鱼之家”雕塑屏障,他才能真正形成“物理防线”,保护长达20海里(约37公里)的海岸线,大约137平方公里的Posidonia海草床和周边生态得到保护。科学研究也支持范丘利的保护措施。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环境科学副教授彼得·麦克雷迪指出,蓝碳生态系统包括海草床、红树林和潮汐沼泽,对全球碳减排具有重要贡献潜力。其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保护和修复海草床有望在2030年前每年吸收全球碳排放的1%,相当于国际航空业排放的一半以上。对于地中海而言,Posidonia oceanica不仅是关键碳汇,其丰富的根系结构(称为“matte”)深达8米,储存着大量碳元素,锁碳时间可长达数千年。法国科西嘉大学海岸生态专家克里斯汀·佩根特-马蒂尼进一步解释,Posidonia不仅支持数千种海洋生物生存,更以其海草床卓越的碳封存效率而闻名——其碳吸收和固存能力是典型森林的五倍。

相较于森林每年仅封存5%的光合作用碳,Posidonia能封存达20-25%,使其成为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要自然武器。相比其他碳汇,海草床具备火灾隐患低的优势,不存在大规模碳释放风险。但海草床面临多种威胁,包括海岸侵蚀导致水体浑浊、游轮抛锚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非法拖网破坏等。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海洋科学教授何塞·米格尔·冈萨雷斯-科雷亚的研究显示,拖网渔业对海草植物体的直接损害尤为严重,同时拖网也破坏碳丰富的沉积根系,导致沉积碳因微生物分解释放至大气中,进而加重碳排放负担。海草床的恢复非常缓慢,被破坏的区域需要数十年至百年方能完全复原。相比漫长的修复过程,保护优先原则至关重要。

范丘利通过“鱼之家”艺术雕塑设置的海底障碍堪称最佳防护措施,经济且效果显著。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科学研究与实践均证明此种方法有效,范丘利始终未获得政府资助。他批评欧盟渔业补贴激励不良捕捞行为,同时当地海岸巡逻队对非法拖网监管不力。上世纪90年代,为了维护海域,范丘利自行动用警示灯并驱赶非法拖网渔船,暂时取得一定成果,但难以长久。借助沉没雕塑形成屏障后,非法拖网行为大幅减少,生态有所恢复。整个“鱼之家”项目凭借公益组织运作,严肃自负盈亏。

法国米开朗基罗采石场负责人慷慨捐献上百块卡拉拉大理石原料,艺术家们也无偿奉献雕刻作品。佛罗伦萨著名雕塑家乔治·布蒂尼和英国雕塑家艾米丽·杨等,均热心参与到项目创作与推广中。布蒂尼的作品“青年”是计划中的三部曲之一,代表“过去、现在与未来”,目前正通过众筹为项目后续拓展筹措资金。艾米丽·杨感叹石雕是对未来的馈赠,她认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深远,有时极具破坏性,但这些雕塑却展示了人类美与责任感的结合。她期待未来雕塑完全被海洋生物覆盖的那一天,正是生态修复成功的象征。随着艺术家的参与和作品增加,“鱼之家”逐渐吸引更多潜水爱好者和环保关注者,公共知晓度日益提升。

户外品牌巴塔哥尼亚等慈善机构也开始向该项目投入资金支持。但绝大多数经费仍依赖范丘利亲自举办的餐会募捐以及热心公众的捐赠。范丘利多次举办烤鱼聚会,借美食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呼吁更多人关心海洋保护。他坚定传达一个理念:要想享受丰盛美味,必须先守护好生态环境,保护“鱼之家”和海草床,犹如打赢一场保卫战。尽管过去几十年遭遇威胁与孤立,范丘利用他的决心和诚实渐获成果,当地民众乃至国际社会正在逐渐认可其贡献。面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全球目标,范丘利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示范:创新结合艺术与生态科技,通过实际行动保护蓝碳生态,遏制非法捕捞,实现生态、人文和经济的共赢。

这座“鱼之家”不仅是一处海底艺术馆,更是新时代环境保护精神的象征,昭示着芸芸众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路径。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Amazon CEO Says AI Will Lead to Smaller Workforce
2025年09月08号 22点43分54秒 亚马逊CEO预测人工智能将引领精简化劳动力变革

探讨亚马逊CEO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见解,分析其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深远影响及企业如何应对这一变革。

How Einstein, Elon, and Uncle Sam could ruin cryptocurrency by 2050
2025年09月08号 22点46分59秒 爱因斯坦的量子纠缠、埃隆马斯克的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为何它们可能在2050年颠覆加密货币生态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交媒体巨头的市场操控力量以及政府监管的不断加强,加密货币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深入分析这些变量如何在未来三十年重塑加密货币格局,探讨其对去中心化金融的深远影响。

Regencell Bioscience Stock Skyrockets as 38-to-1 Split Takes Effect
2025年09月08号 22点48分29秒 瑞金生物股价飙升:38拆1股票分割引发市场热潮

瑞金生物宣布实施38拆1股票分割,股价在分割生效当天大幅上涨,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作为一家专注于传统中医药治疗儿童疾病的生物科技公司,瑞金生物的最新举措旨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并扩大投资者基础,推动公司市值迈上新台阶。

Getting Started with Dafny: A Guide
2025年09月08号 22点49分20秒 轻松入门Dafny:打造安全可靠代码的终极指南

深入解析Dafny编程语言的核心概念,帮助开发者通过高阶注解实现代码的正确性验证,避免运行时错误,提升软件质量与开发效率。

San Francisco police drone fleet set to grow after $9.4M gift
2025年09月08号 22点50分26秒 旧金山警方无人机队伍获得940万美元捐赠,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旧金山警方获得了一笔940万美元的巨额捐赠,旨在扩大其无人机队伍,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响应能力。这一资金的注入不仅将推动无人机技术在执法领域的应用,还将引发关于隐私保护和技术运用规范的深入讨论。

How to use Prometheus to efficiently detect anomalies at scale
2025年09月08号 22点53分08秒 利用Prometheus高效实现大规模异常检测的实用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如何借助Prometheus技术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异常检测框架,帮助企业在海量数据环境中准确识别异常波动,提升监控效率与故障响应速度。内容涵盖基础原理、架构设计、调优策略及Grafana生态中的实践应用。

Transportation Means on Mars [video]
2025年09月08号 22点54分48秒 探索火星交通方式:未来红色星球的出行革命

随着人类探索火星的步伐不断加快,火星上的交通方式成为科研和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火星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地形特点,决定了其交通工具和系统必须具备高度适应性与创新性。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火星表面实现有效出行的多种交通方式及其发展前景,为未来人类在火星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