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的普及带来了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监管和安全挑战,尤其是在打击犯罪资金流动方面。新西兰政府近日宣布,将禁止市场上广泛存在的用于洗钱的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Crypto ATMs),这一举措成为其反洗钱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旨在切断利用这些设备将毒品销售所得现金转变为虚拟货币再快速转移海外的渠道,提升对跨国犯罪资金流转的监控和打击力度。 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作为连接现金与数字货币的桥梁,曾因便利性和匿名性受到用户青睐。但不法分子利用这类设备迅速将现金转换为加密货币,再通过数字账户在国际间进行资金流动,成为非法资金洗钱和毒品交易的工具。据新西兰一项关于跨国、严重有组织犯罪的政府咨询报告披露,全国约有200台此类自动取款机,分布在便利店、超市、电子烟店、加油站以及洗衣店等人流密集的场所,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隐蔽的资金转换手段。
政府之所以决定取缔加密货币ATM,部分原因借鉴了英国2022年采取的类似措施。英国在先前的法规调整中已成功杜绝了该类型设备的使用,有效抑制了有组织犯罪利用金融技术实施洗钱的行为。新西兰政府参考英国经验,认为关闭这一“洗钱漏洞”是打击跨国毒品走私及诈骗犯罪的关键步骤。 据警方2024年国家风险评估报告,毒品犯罪分子广泛利用加密货币ATM洗白毒品销售所得现金。那些犯罪分子通常将现金存入ATM中购买加密货币,而后在几分钟内将这些加密货币转移到境外合作犯罪集团用以毒品进口。此外,诈骗犯也通过诱骗受害者购买加密货币,为其诈骗套现提供通道。
例如,浪漫诈骗受害者被欺骗购买加密货币,并转账至诈骗分子设立的电子钱包或中间账户,资金最终流入犯罪组织手中。 针对这种犯罪新形式,政府宣布同时限制通过国际资金转账服务的现金支付上限,单次不得超过5000新西兰元。虽此限制针对现金转账,但合法海外汇款仍可通过银行电子转账等手续完成,不受该规定影响。此举意在降低现金流入国际转账系统的风险,减少不法所得通过非银行渠道快速流出国境的可能性。 副司法部长兼行动党议员Nicole McKee表示,政府坚定支持打击金融犯罪,保护金融系统免遭利用,但同时避免给合法商业活动带来过多负担。因此,新立法将加大警方和监管机构执法力度,确保对洗钱行为拥有更有效的调查与制裁手段。
新法还将建立金融制裁监管体系,并探索设立可持续资金机制来支持反洗钱及反恐融资相关系统的升级。 新西兰金融情报单位(FIU)在新法规中获得更广泛授权,能够命令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持续提供重点监控对象的相关财务信息。同时,FIU亦能从更多行业获取关键背景材料,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打击。通过强化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政府期望精准识别和阻断犯罪资金链,增强司法机关追踪犯罪收益的效率。 副部长McKee本周还宣布了其他配套措施,包括简化家长为子女开设银行账户的相关法规,及减轻家族信托的合规负担,这些均为推动金融系统透明化与便利化的步骤,并有助于整体反洗钱法律框架的完善。 此轮禁令预计将对加密货币ATM行业带来深远影响,运营商需撤除相关设备或调整业务模式。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虽减少了某些即时现金购币的便捷性,但从长远看,有助于净化金融环境,减少金融诈骗及非法资金洗钱风险。 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发展促使监管机构面临新挑战。像新西兰此类主动封堵潜在风险点的措施,有助于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数字金融生态。随着技术与法律的不断进步,未来将看到更多智慧刑侦和风险管控手段被引入金融领域,以应对复杂多样的金融犯罪行为。 加强反洗钱工作不仅是打击毒品犯罪的关键,也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 和社会安全稳定。新西兰政府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同时,兼顾保护合法商业和消费者权益,体现了务实而严谨的治理思路。
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法规和增强执法能力,将为新西兰营造一个透明、健康的金融环境,推动社会整体法治化进程。 综上所述,禁止用于洗钱的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措施,是新西兰政府在反洗钱领域的重要政策创新,配合国际先进经验,致力于堵塞金融安全漏洞,阻断毒品资金链条。未来,公众和企业仍需保持警觉,积极配合相关法律规定,共同营造清朗的金融市场环境,助力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