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重要。iPhone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之一,其操作系统iOS的安全性备受关注。然而,2025年公开的一起零点击iMessage漏洞暴露了苹果产品安全架构中的重大隐患,震惊了整个安全界。这次漏洞影响iOS 18版本系统,涵盖18.2至18.4版本,漏洞允许攻击者通过一条看似普通的iMessage音频消息,发动一场隐蔽且破坏力极强的攻击。攻击的全过程无需受害者任何交互,即所谓的“零点击”攻击,恶意MP4文件携带AAC音频内容被发送到目标设备后,便可悄无声息地触发内存破坏与内核权限提升,甚至导致Secure Enclave关键安全模块的密钥被窃取。 Secure Enclave是苹果设备中专为保护敏感信息设计的安全区域,负责储存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加密密钥以及加密钱包数据,其设计目标是即使主操作系统遭受攻击,敏感数据仍保持安全。
然而,在此次漏洞链的攻击下,这一安全保障被成功绕过。该漏洞链起始于对Blastdoor安全沙箱机制的绕过,Blastdoor本应限制来自iMessage消息的潜在恶意代码执行风险,但因苹果信任音频消息的特性,声波内存解码环节中存在严重堆溢出漏洞。攻击者利用特制的MP4/AAC组合音频数据,触发CoreAudio堆内存的腐败(CVE-2025-31200),进一步通过畸形的无线网络数据单元元信息触发内核态的指针认证码绕过漏洞(CVE-2025-31201),获得内核级别权限。这里的指针认证码(PAC)是苹果引入的安全机制,用于防止内核指针遭受篡改,攻击者的成功绕过意味着可获得操作系统的完全控制权。这一恶意链条不仅实现了远程代码执行(RCE),还具备“蠕虫式”传播能力。利用苹果设备间的MultipeerConnectivity框架,攻击代码能够自动向受害者的通讯录联系人设备注入恶意负载,实现快速的横向感染。
这种无需任何用户操作即可传播的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攻击的破坏范围和隐蔽性。更具威胁性的是,该攻击能够通过CryptoTokenKit接口提取受保护的加密货币钱包密钥,完成对数字资产的无声盗窃。近年加密货币盗窃事件频发,本漏洞形成了一个突破Secure Enclave防线的全新渠道,为黑客开辟了极具价值的攻击目标。此次漏洞的披露历程也让业界反思。目前,该漏洞于2024年底首次发现后及时向苹果官方报告,随后经历了数月的保密期,并最终于2025年4月被苹果以静悄悄的方式修复于iOS 18.4.1版本。然而,苹果与公众之间缺乏透明沟通,导致大批用户在无任何警示的情况下暴露于风险之中,甚至该漏洞被业界称为被“压制”的安全事件。
针对此次安全事件,广大iPhone用户应密切关注系统版本更新,确保及时升级至苹果发布的安全补丁。专家建议关闭非必要的iMessage功能,并对消息附件保持警惕,避免未知来源文件的自动下载。此外,使用复杂密码与二步验证机制可以加强账户安全,防止身份劫持。安全研究人员和厂商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增强安全产品的透明度和及时响应机制,防止类似“零点击”攻击成为下一代移动设备安全的普遍威胁。未来,随着系统复杂度提升,攻击链也愈发隐蔽与精细,防御策略同样需要不断精进。多层次安全防护、异常行为实时监控、以及跨平台协同应急响应将成为保障移动设备安全的重要方向。
苹果的Secure Enclave设计理念仍具先进性,但其安全边界并非固若金汤。攻击者不断寻找新的漏洞和绕过手法,安全防护需与攻击技术同步演进。总之,这起iMessage零点击链式攻击事件不仅展示了现代移动设备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提醒用户与厂商共同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了解技术细节和潜在风险是提高防御能力的第一步,加强安全意识、及时更新和多维度检测将帮助我们远离类似威胁,守护数字资产与隐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