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近来在社交媒体上就以太坊生态系统的Layer 1(L1)和Layer 2(L2)费用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当前以太坊的费用结构需要改革,以确保用户的长期利益。在一系列复杂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因素影响下,布特林认为必须落实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费用模型,以应对日益波动的交易费用。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围绕以太坊的费用结构的争论再度升温。布特林坦言,约一年前,业界普遍认为以太坊的L1在“榨取”L2平台的利润,而如今此种观点已悄然发生了转变。他指出,无论是L1还是L2,用户面临的真正问题是费用的剧烈波动。
为了避免形成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混合经济”,他呼吁对费用设计进行重新审视,以降低费用波动的幅度。 布特林在回应以太坊基金会的成员特伦顿·范·埃普斯(Trenton Van Epps)时提到,理想的情况是,L1和L2的费用结构能够稳定,并保持低变异性,以确保所有以太坊用户都能获得合理的经济保障。他强调,不同层级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并非最终决策因素,重要的是要维护一个团结的以太坊生态系统。 他具体提出了两个初步解决方案:EIP-7762和基于Rollup的模型。EIP-7762于2024年8月31日推出,旨在改进以太坊的异构数据区域(Blob)费用模型,使得费用的预知性更强,能够有效抑制“价格发现”事件。而基于Rollup的解决方案则代表了一类经济规则与相应的L1网络相协调的Layer 2解决方案。
这两种方案均被布特林视作在优化费用结构方面的“有价值的起点”。 近年来,随着以太坊网络的持续扩张,交易费用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愈加明显。根据BitInfoCharts的数据,过去的30天里,以太坊的平均交易费用翻了三倍,媒介交易费激增了超过400%,达到了2.25美元。这不仅影响了普通用户的交易信心,也让开发者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 在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时,布特林的论述显得尤为重要。他呼吁社区要共同努力,保持技术上的互通性、价值观的统一以及经济利益的协调。
他明确表示:“我们需要保持一个以太坊大家庭,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团队中努力。”这种团队精神在一个变动不居的加密市场中显得尤为关键。 针对用户和开发者的担忧,布特林强调,费用的稳定性比具体的费用分配更加重要。用户不应被具体的L1或L2费用所困扰,而是应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他的观点向业界清晰传递了一个信号: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合理的机制和创新的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费用问题的解决。 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以太坊不断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EIP-7762和基于Rollup的模型,布特林还乐观地看待其他费用共享模型的潜力。他认为,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与经济模型的优化能够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确保以太坊生态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蕴藏机遇的时期。以太坊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去中心化平台,正面临着如何在途中保持其生态平衡与用户利益的重大考验。布特林的言论不仅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也激励着更多开发者和用户考虑参与到以太坊未来的建设中。 无论未来的费用结构如何调整,一件事情是清晰的:以太坊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还取决于社区的合作与共识。
布特林呼吁建立一个整体兼容的费用架构,为所有参与者创造双赢的局面,这将为以太坊在加密市场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场关于未来费用模式的讨论中,以太坊始终处于技术与经济的前沿。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建立一个富有韧性和灵活性的费用模型,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随着这一系列新提案的推进,未来的以太坊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用户友好的费用结构,尚需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关于费用的探讨,只会推动以太坊生态系统走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