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女性跳台滑雪终于迎来了她们值得期待的时刻,如今的她们将与男性选手一起,站在同一个竞技舞台上。然则,实际上,这项运动早在1924年就已被纳入男子比赛中,女性却整整等了近90年之久才得以参加。这不仅与该项运动本身的历史有关,更深层次的,是由文化、性别观念以及对女性身体健康的传统看法所制约的一段历史。 早在2005年,国际滑雪联合会 (FIS) 的主席贾恩·弗朗科·卡斯佩曾表示:“不应让女性在如此高强度的活动中参与,比如跳台滑雪会损害她们的生育能力。”如此唐突且令人惊愕的言论,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运动员能力的偏见以及对其身体的错误理解,对女性参与高强度运动的障碍可见一斑。这种认为跳台滑雪将导致女性健康受损的观点,完全是过时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跳台滑雪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加,但这一运动的基础设施和国际赛事的设置却一直跟不上的现实,加剧了女性跳台滑雪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滞后。而造成这一切的,离不开长久以来的性别刻板印象及传统观念。 在医学上,无论是专家还是运动员,几乎都已经证明,跳台滑雪与女性的生育健康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很多女性运动员如美国的琳赛·范 (Lindsey Van),在公开场合中表达了对这些旧观念的不满,她愤怒地提到:“我的生育器官是在身体里,而男人的器官却是在外面。那么,为什么我的子宫在跳台滑雪时会受到威胁?难道跳台滑雪只适合男人?” 实际上,在推迟女性跳台滑雪进入奥运会的原因中,另一层负面的认知便是女性参与极限运动的数量稀少。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雅克·罗格曾表示,女性跳台滑雪的参赛人数并不足够,无法与其他的奥运项目相提并论。
然而,这一观点过于狭隘。在多年来对于女性运动员的偏见中,很多女性运动员因缺乏适当的竞争平台而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她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不仅如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女性参与高强度竞技活动的机会一直都受到限制。回溯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士气,认为女性的身体更娇弱,参与剧烈的身体活动不仅不妥,还可能对她们的生育功能造成影响。这种观念历久弥新,导致女性在运动中被排斥,无法像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各种竞技项目。这一历史根源,正是导致如今女性跳台滑雪被禁的深层原因。
近年来,随着运动领域不断追求多样性与公平性,国际体育联合会开始关注女性运动员的需求,以及提供更多机会以促进女性运动的注册与参与。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跳台滑雪,还扩展到各种体育项目中,使女性能获得更大的参与空间和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女性跳台滑雪终于得以登场,更是历史的重大转折。 让女性能够在跳台滑雪等项目中一展所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界的努力推动着这一变革。无论是体制内的改进,还是民间对女性运动的支持,都展现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的重视。女性与男性平起平坐于竞技场上,是对过往历史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女性跳台滑雪的脚步,已然在全球的竞技舞台上铿锵有力地迈进,迎来更光辉的辉煌时刻。在全面推进性别平等与包容的今天,我们期待更多女性运动员在各大国际赛事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