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作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货币,多年来其价格波动持续吸引着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的关注。进入2025年,比特币价格在突破历史高点后,曾经历短暂的回调,但令人瞩目的是,其价格依然坚守在10万美元这一关键心理关口之上。近期由Glassnode发布的链上数据报告深入剖析了这波调整的市场内在逻辑,展示出投资者情绪的韧性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态势。 根据Glassnode 6月10日发布的分析,比特币在达到接近11.2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后,经历了约9%的回撤,然而这一调整却并未导致大规模的市场恐慌或抛售。数据显示,本次调整仅造成约2亿美元的实现损失,远低于以往周期中类似程度回调引发的损失规模。更为重要的是,处理掉大量比特币的多为持币时间不到一周的短线投资者,长期持有者的抛售极为有限,几乎没有三个月以上持币者选择在此次调整中套现,这体现出以机构和资深投资者为主的长期持币派对比特币价值依然高度认可。
此外,报告中指出,衍生品市场同样经历了一次大幅去杠杆事件,开放兴趣总额下降了约23亿美元,显示出部分过度杠杆的交易者被迫平仓,这类现象不仅未引发恐慌,反而凸显了市场调整的自然修正机制。价格在回落至短期持币成本线约97600美元附近时反弹,且迅速回升至心理价位100000美元之上,巩固了这一价位作为多头支撑的重要地位。 从历史视角来看,自2022年比特币触底以来,41%的交易日都经历过比当前更大幅度的价格回撤,这表明本轮回调并非异常,反而是市场周期中正常的整理动作。长期持有者在近期价格峰值实现了每日约9.3亿美元的净利润,这一盈利水平相较于3月份初次突破10万美元时的状态相当,但远低于4月初达成的16.4亿美元峰值,显示出多头趋势的持续稳定。 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尽管近期持币者的支出增加,长期持有者钱包余额整体依旧在增长。此种“粘性供应”的现象部分受益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托管计划和机构投资渠道的推动,这些机制有效使得比特币进入非流通状态,减少了公开市场上的流通供应。
这一趋势既减少了市场抛售压力,也增强了比特币在机构层面的流动性和认可度。 此外,长期持有者的实现盈亏比达到了9.4,这一水平在比特币历次上涨周期中少有达到,通常意味着市场呈现一种兴奋和乐观的情绪。截至目前,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的实现价格分布显示,以10万至10.3万美元区间买入的比特币持仓数量密集,价格当前位于这一区间上沿,区间外成交量相对稀薄,形成了一个“气隙”区。这种价位结构意味着如果需求保持强劲,价格有望快速突破,并推动新一轮上涨。 从供应密度的角度,随着近期价格上升,接近现货价格的实现供应比例也在增加,说明市场对当前价位的敏感度提升。市场隐含波动率在纯现货和衍生品市场都出现下降,尽管表面看似市场情绪趋稳,但历史经验显示,这种隐含波动率的下滑往往预示着即将出现更剧烈的波动,可能为未来定价的快速变动做铺垫。
整体来看,比特币这次价格跌破历史高点后的迅速回弹和对100000美元心理关口的守住,不但证明了投资者对比特币内在价值的坚定信仰,也反映了市场结构的健康和多头周期的延续。投资者信心的韧性从链上数据得到了有力支撑,经验丰富的长期持有者在利润兑现的同时,仍持续累积持仓,形成了价格上涨的潜在引擎。 从宏观角度观察,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数字资产的重要代表,其价格走势已经逐渐摆脱传统金融市场的高度波动影响,更多地反映加密生态内部资金流动和需求变化。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如ETF、托管服务商以及大型加密基金的参与,市场流动性和深度显著增强,短期内的波动更多是杠杆调整和短线资金的进出,而非整体趋势的逆转。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对未来经济数据如就业报告(NFP)和美联储政策的敏感性持续存在。前BitMEX CEO阿瑟·海耶斯便预测,比特币可能在重要宏观事件后重新测试10万美元关口,显示出加密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避险属性逐渐显现,加之流动性改善和产业生态完善,促使其投资属性稳步增强。 展望未来,比特币价格若能够持续坚守并站稳10万美元关口,甚至向11.2万美元历史高点发起冲击,将为整个市场注入强烈的正面信号。然而,投资者应继续关注市场波动性、宏观经济形势及监管动态,以科学合理的视角参与投资,分散风险并合理预期收益。加密市场仍属高风险领域,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应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 总结来看,比特币近期价格回落后的快速反弹,特别是在10万美元关键心理关口附近的坚守,表明市场投资者情绪强劲,长期看多力量显著。链上分析和市场动向共振支持了这一论断,进一步凸显了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核心标杆的地位。
面对未来潜在的价格冲击和宏观变数,市场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结构性优势,值得投资者和行业内人士持续关注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