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领域,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引入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和流动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近举行了一次会议,与Jito Labs和Multicoin Capital讨论了在ETF中包含质押(Staking)的可行性。这一讨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SEC之前一直对在ETF中采用质押持谨慎态度。本文将深入探讨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质押在ETF中的潜在形式以及其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会谈概况: 在2025年2月5日的会议上,Jito Labs的首席执行官Lucas Bruder、Multicoin的首席法律官Rebecca Rettig和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提出了两个质押模型。这些模型旨在解决SEC以往对质押在ETF中使用的顾虑,特别是关于流动性、税务问题和证券监管合规性等方面的疑虑。
质押作为核心机制,已在以太坊和Solana等使用权益证明(PoS)机制的区块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质押,网络验证人可以锁定一定数量的代币,以维护网络安全,同时获得相应的奖励。此次会议上讨论的质押模型将为ETF投资者提供获得收益的机会,同时确保ETF的流动性和合规性。 质押模型的提出: Jito Labs和Multicoin提出的两个质押模型分别是“部分质押模型”和“流动质押代币(LST)模型”。部分质押模型建议将基金资产的某一部分通过第三方验证人进行质押,使得ETF在获得奖励的同时,确保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投资者的赎回需求。第二种流动质押代币模型则提议ETF持有特定版本的资产,例如Jitosol(用于Solana的流动质押代币),从而方便交易和赎回,降低流动性的风险。
SEC对质押的监管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SEC在以往的ETF申请中曾要求发行人去除质押的相关条款。监管机构担心质押可能会影响流动性,并对投资者的税务处理和证券交易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Jito和Multicoin在会议中提出的方案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建议ETF可以只质押40%至60%的资产,以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实现收益。 流动质押代币的潜力: 流动质押代币(LST)的引入为解决流动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根据这一模型,ETF所持有的流动质押代币没有被锁定的时间限制,投资者可以在需要时随时进行交易。
因此,ETF的赎回流程可以更加灵活,符合SEC的相关规定。 例如,Jitosol是针对Solana的流动质押代币,投资者在进行质押时可以获得对应的Jitosol,从而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转让或赎回。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持有流动质押代币的灵活性,也有助于对冲质押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SEC的担忧与解决方案: 尽管Jito和Multicoin在会议上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和模型,但SEC依然对质押在ETF中的合法性和监管合规性表示关切。监管机构担心质押奖励可能被视为收入,进而影响ETF的税务结构。此外,SEC还对质押是否应被归类为证券交易表示不确定。
为了应对这些担忧,Jito和Multicoin建议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例如,通过一个“服务模型”,ETF发行人与验证服务提供商合作,在保留流动性的同时进行质押。另一种可能的结构是“LST模型”,允许ETF直接持有流动质押代币,从而简化相关的会计和合规过程。这种模型有助于解决赎回时间的问题,使其符合SEC的T+1规则。 结论: 总的来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密任务小组在与Jito Labs和Multicoin Capital的会议上,展现了对在ETF中质押的开放态度。这次探讨不仅可能推动美国加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为风险投资公司和大型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渠道。
然而,要实现质押在ETF中的合法化,仍需解决监管、流动性和税务等多方面的问题。未来的进展将值得关注。总体来看,该领域的创新思路必将推动加密资产的广泛接受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