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自行车赛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挑战性的自行车盛事,每年吸引无数车迷和专业运动员的关注。2025年环法赛的第18赛段尤为引人瞩目,这一高山关卡不仅考验着车手们的体能与意志,更决定了整体赛事的格局。这场设在法国阿尔卑斯山脉的171.5公里长赛段,以其卓越的起伏和海拔高度成为本届赛事中的关键时刻。 第18赛段从起点维夫(Vif)出发,途经多座险峻的山口,包括风光旖旎的格朗顿山口(Col du Glandon)、马德莱纳山口(Col de la Madeleine),最终攀登至高度达2304米的科尔·德拉洛兹(Col de la Loze)终点。后者是本届环法中最高的落点,也是选手们进入最后关键阶段前的终极考验。 赛事当天,162位车手参与了角逐,几乎全员抵达终点,仅有一位因伤病放弃,这体现了赛段的激烈竞争和体力消耗的极限。
平均时速约为33.87公里,考虑到全程的复杂地形和5,792米的累计爬升高度,这一速度饱含车手们非凡的力量与技术驾驭能力。 赛段的路线设计极具策略性,首先通过多条山区线路缓步攀升,允许车手们在较温和的坡度上调节节奏。在经过罗曼什河谷之后,比赛于第23.7公里处设有冲刺点,给冲刺型选手一个展示瞬间爆发力的舞台。随后的格朗顿山口是一座19公里长、平均陡坡达5.1%的高难度山口,其三段交替陡升及缓冲下坡段对体力和耐力构成双重考验,车手们需精准掌控节奏,防止过早消耗体能。 离开山口后,选手们进入了相对平缓的缓降区,抵达摩利恩河谷。紧接着,比赛进入马德莱纳山口的更赋挑战行段,这一路段长达近20公里,平均坡度接近8%,最大陡坡达到17.2%。
这座山口被认为是本赛段的中枢,不仅消耗体能,更是总成绩竞争者试探对手的关键时机。 完成两座重难山口的考验后,车手们迎来最终的压轴攀爬——科尔·德拉洛兹。这一路全长26.4公里,虽然平均坡度6.5%看似温和,但多处超过10%的陡坡段和特殊的道路设计令其成为山地赛段中最具挑战性的路段之一。终点设在海拔2304米,不仅是本次环法赛车的最高点,也因赋予“亨利·德格朗日纪念奖”(Souvenir Henri Desgrange)而更具象征意义,意味胜者将铭刻在环法历史的丰碑上。 本赛段的获胜者是澳大利亚车手本·奥康纳(Ben O’Connor),他凭借强劲的攻防能力,在超过五小时的激烈较量后赢得了本次奋战。凭借与第二名、夺冠热门波加查尔的将近两分钟优势,本·奥康纳的表现被视为本届赛事的高光时刻之一。
赛事前三名还包括挪威名将维恩加德和波加查尔,后两者分别以约1分54秒和1分45秒的时间差紧随其后,显示多方势力间的激烈竞争。 排名方面,此赛段过后,波加查尔稳居总排名第一,累计耗时近67小时,维恩加德居于次席,差距超过四分钟。年轻车手弗洛里安·利波维茨表现出色,保持在第三名位置,彰显新生代对于环法赛未来格局的潜在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本·奥康纳虽赢得该段,却在总体排名暂列第十,显示他虽然作为强劲的赛段攻山手卓有建树,但在长途总成就上仍存在优化空间。 此外,该赛段的积分和山地积分榜也带来了不小变化。波加查尔凭借多次爬坡领先,继续稳坐山王宝座,积分领先幅度明显。
冲刺积分榜则由意大利年轻冲刺手乔纳森·米兰领先,他以332分位居首位,显示赛段之间不同类型选手的精彩表现。 从车队角度来看,维斯玛车队表现稳定,保持团体领先地位,团队配合和整体体力分配显现出专业高效的赛队管理水平。紧随其后的是UAE车队和红牛-博拉车队,两支团队兼顾领骑员保护和攻防策略,依然是总冠军争夺的重要力量。 不可忽视的是,此赛段带来了较多的人员变动和遗憾。因在前一阶段事故受到影响,孙车手巴特和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双双退赛,尤其是罗德里格斯的骨盆骨折对Ineos车队的实力是重大打击。另一位知名选手恩里克·马斯因膝伤在赛段中途被迫弃赛,体现出高强度比赛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严苛要求。
整体来看,2025年环法第18赛段不仅是一场技术与体能的较量,更是心理承受力和战术智慧的较量。这条路线汇聚阿尔卑斯的自然风光和极限挑战,是环法赛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一幕。从起点的缓升到最高点的陡坡,赛段的设计使选手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也为观众献上了壮丽的山地风光和跌宕起伏的比赛情节。 加之丰富的赛事数据和排名变化,第18赛段毫无疑问成为整届赛事的关键转折点。它不仅考验了车手的持续爆发力,也促进了整体格局的重塑。未来几天的赛程将继承这一势头,车手们将继续争夺宝贵时间,为环法最高荣誉展开最终角逐。
环法自行车赛第18赛段的精彩和紧张气氛,以及对车手整体状态和战术调整的巨大影响,使其成为2025年赛事中不可错过的经典赛段。期待随后的赛事能够继续带给车迷们震撼人心的骑行盛宴和不息的竞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