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学院,一个听起来仿佛来自科幻世界的名字,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邦拜海滩(Bombay Beach)附近沙漠中的季节性太阳朋克离网集体生活实验场。自2020年成立以来,火星学院吸引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技术爱好者、生活方式设计师和冒险家,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生态智慧和高度协作精神的社区。火星学院不仅成为了一种新型共居模式的样板,也展现了未来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实现可持续生活的可能路径。火星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8年,当时创始人Freeman在Burning Man艺术节上打造了名为“Pod Mahal”的大型临时结构。尽管设计宏大,Burning Man活动结束后这些结构必须拆除,这令Freeman萌生了将此类设施长期保留并在现实空间中打造类似实验基地的想法。与此同时,邦拜海滩,这个位于沙漠中荒废的度假小镇,早已因吸引大量非主流艺术家和自由灵魂而享有盛名。
居于附近的Freeman得知一块距离城镇约一英里的荒地待售,遂抓住机会创立了火星学院。火星学院每年开放约三个月,从一月持续至三月,欢迎60至70名左右的“火星人”——一个多元且充满活力的居民群体。独特的是,火星学院采用临时搭建的建筑体系,利用托盘架和胶合板构造,社区结构每年都会被拆除再重建。这种“起建—拆除”循环不仅促进了创新和实验精神,还强化了团队协作和社区参与感。通过亲手建造生活空间,居民们得以真正投入到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塑造中,这种回归本源的实践也赋予他们面对荒漠严酷挑战的韧性。居民构成上,火星学院的多样性是其最大特色。
最初以关注创造型人工智能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学院的发展逐渐包括了诸如火星烹饪学院、生活方式工程、戏剧、泰式身体工作等多个“专业”。这种跨领域融合吸引了各类背景的人群,从技术专家、艺术家到身心健康实践者。全球各地的季节性工作者、远程员工、学者、烧客(Burners)以及追求独特生活体验的冒险者聚集在此,创造了一个异常包容且富有创造力的社区氛围。居住方式方面,火星学院特别重视共居的温暖感和互动。以“Freeside”为例,这是为没有自备住宿的火星人提供临时住所的区域,居民们共享厨房和公共设施,在有限资源下构建了紧密的人际关系网。食品供应采用统一采购和集体烹饪的模式,不仅降低成本,也增强了团队向心力。
社区内通过白板和应用程序管理购物清单和费用,确保透明公平。除了物质层面的共建,火星学院同样是思想和创意的孵化地。学院采用非传统的“无会议”教学模式,任何人都可以组织和发布课程,激发社区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定期举行的“雷霆演讲”为居民提供了展示自我、寻找合作者的舞台。火星学院孕育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如利用太阳能将粪便转化为清洁燃料的“粪气”实验、三维泥土打印机的研发、即时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结合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等。这些项目折射出社区对环保、科技与艺术的高度整合与探索。
除了技术和文化创造,社区治理也体现了火星学院的进步思维。创始阶段采用“行动主义”(Do-ocracy)模式,强调个体参与和即时行动,逐渐趋向设立民选理事会,试行社会民主治理(Sociocracy)。这种动态且开放的治理结构符合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其实验性质,让成员有机会共同决策,形成合力推动未来发展。火星学院的共居体验还涉及时常被忽视的家务劳动和社区维护。通过设立定期的“火星关怀”活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厨房清洁、垃圾管理和生活空间整理。社区倡导从“消费型心态”向“参与型心态”转变,强调劳动的共享与价值,确保服务于集体的每一项工作都被重视并公平分担。
作为新型社区的真实案例,火星学院提出了当今城市化和数字化社会中的诸多反思。它不仅是一个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实验场,更是对可持续、集体主义和生活方式创新的积极探索。通过在极端生态环境下生存与创造,火星学院展示了人类如何依靠智慧、合作与勇气塑造未来。未来几年,火星学院计划继续拓展和完善其治理模式,增强跨营地合作,丰富课程和项目内容,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火星学院的申请程序每年十月开启,欢迎对生态实验、共同生活、创意技术感兴趣的人士加入。火星学院的实践经验对于研究未来城市规划、可持续设计及社会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独特的社区文化和创新精神为世界各地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启示。
火星学院的故事,是对当今社会传统结构的一种挑战,也是对更有机、更公平、更富创造力的人类生活方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