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的货运市场展现出复杂而多变的态势,综合数据显示货运量依旧受到较大压力,行业复苏依然未见明显迹象。根据Cass Information Systems最新发布的报告,尽管货运支出出现连续第三个月的同比增长,但货运量的减少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令整个运输市场充满了挑战。报告指出,2025年6月货运量同比下降2.4%,已经连续29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这标志着自疫情及全球供应链扰动以来的货运低迷期仍在持续。当下两年内相较于2023年,货运量整体减少了8.3%,反映出行业仍处于调整阶段。货运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贸易政策不稳定,尤其是关税措施对货主和承运商的影响深远。行业人士反馈,由于关税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和价格传导,货主在补充库存时的谨慎态度延长了货运需求的恢复周期。
加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者购买力受限,货物运输需求难有实质提升。值得关注的是,货运支出再次实现同比增长,较6月增加2.6%。这一增幅的原因在于货运运输费率的上升,尤其是卡车整车运输(TL)比重提高。整车运输通常利润率较高,且运输效率较佳,货主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倾向于选择这一运输方式,减少了零担运输的使用。然而,专家警示,目前整车运输比重上升可能只是受前期关税及库存调整影响的“假象”,若需求未能持续,行业恢复仍将受限。Cass的卡车整车线价指数(TL Linehaul Index)同比上涨1.9%,连续第六个月录得上涨,实则反映出运输报价趋于强劲。
但从月度环比来看指标仍波动下降,显示短期内运输费率受需求萎缩影响调整。季节性因素亦对货运量产生一定影响。报告预测7月货量将同比下降5%,但由于近期进口货物有所增加,可能使7月货运表现优于通常季节性趋势。进口货量回升部分反映全球供应链结构调整和贸易活动恢复活力,为货运市场提供了潜在支撑。尽管存在上述短期利好,整体货运复苏依然极为困难。业内普遍认为,关税引发的库存提前采购将带来后续的去库存风险,特别是在零售和制造环节。
库存去化过程往往伴随订单减少和运输需求放缓,从而拖延行业恢复时间。此外,关税引发的商品价格上涨已开始压缩终端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进而抑制需求,强化了货运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针对运营效率与承运能力方面,SONAR数据显示2025年货车市场的招标拒绝率虽高于前两年同期,但复苏信号尚不明显。拒绝率的提升常被视为市场紧张和需求偏旺的指标,但当前水平更可能反映车队倾向于挑选利润更高的货运单而非整体市场需求回升。卡车运输市场的现货价亦表现出同比微增,但整体缺乏突破。当前环境下,运输企业需灵活调整运力配置和价格策略,以应对持续低迷的货运量和不断变化的货主需求。
运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运营创新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Cass系统每日处理超过360亿美元的运输账单,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其指数和报告不仅揭示市场走势,更对未来运输策略调整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全球贸易政策的演变,货运市场短期内仍将面临逆风。企业需关注供应链动态,把握进口增长带来的短期窗口,提升运营效率避免库存风险,同时警惕整体经济环境的变数。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亦需关注货运市场的韧性及潜在风险,制定合理政策扶持行业稳健发展。
总的来看,2025年6月货运市场的混合信号反映出行业复苏的复杂性。货量持续低迷但支出上涨揭示了价格、运输方式调整的双重作用。未来市场的回暖尚需政策明朗、需求稳定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有效改善。在这期间,物流企业和货主都应保持谨慎,不断优化运输结构和供应链管理,积极应对剧烈波动带来的挑战。随着下半年逐步推进,市场动向值得持续关注,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实现货运行业的稳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