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普及及支持度不断提升,相关的安全风险也正在日益显现。近期,法国巴黎郊区再次发生了一起针对加密货币用户的暴力袭击事件,犯罪分子将目标锁定在一名持有Ledger硬件钱包的23岁年轻男子身上。这起事件被当地媒体《巴黎人报》披露,颇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加密资产持有者所面临的现实威胁。犯罪团伙采用绑架并施加暴力的手段,强迫受害者的伴侣交付5,000欧元现金及Ledger硬件钱包的密钥,意图窃取存储于钱包内的数字资产。事件发生于Maisons-Alfort,受害者被关押数小时后在Créteil获释。截至目前,当局尚未发布有关逮捕任何犯罪嫌疑人的消息。
此次事件属于典型的“扳手攻击”(wrench attack)类型。所谓“扳手攻击”是指犯罪分子以暴力或绑架等极端手段强迫加密货币持有者交出私钥或种子短语,直接危及持有者财产安全。作为安全存储加密资产的重要工具,硬件钱包本意是帮助用户抵御网络攻击和黑客入侵,但对实体攻击却往往显得无力。法国近年来类似绑架和暴力索要加密资产的案件屡见不鲜。今年五月,著名加密交易所Paymium的联合创始人兼CEO皮埃尔·诺伊扎特的女儿及孙子也曾被三名歹徒试图绑架,牵涉加密财产的案件同样引发广泛关注。此类案件并不仅限于法国,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持有者均存在类似威胁。
据统计,过去十一年全球共发生了超过200起针对加密资产持有者的暴力袭击案件。纽约也曾发生游客因持有数字货币而被绑架的事件;印度、香港、菲律宾和西班牙等地均报道过类似的绑架勒索案例。加密资产的匿名性与高价值使其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触手。在大多数情况下,犯罪分子寻求访问用户的私钥或恢复短语,以转移加密货币资产。硬件钱包虽大幅增强了数字钱包的安全性,但因其必须由用户亲自输入密码或助记词,现实中硬件钱包持有者往往在面对暴力胁迫时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加密货币用户强化自身物理安全防护,采取多重认证和分散管理资产的策略。
例如,将主要资产拆分存储、多地备份助记词,以及使用带有强力密码保护和时间锁定功能的硬件钱包。此外,增强个人隐私保护,避免公开展示或透露持有加密资产的相关信息,是减少成为潜在攻击目标的有效手段。加密社区内部也逐步了解到这一现实威胁的重要性,加强对受害者的支持和提升警方对类似“扳手攻击”的意识和打击力度显得尤为关键。尽管全球各地警方针对加密犯罪的执法和破案效率不断提升,但网络与实体攻击手段的复杂性仍给治理带来挑战。此次法国案例提醒所有加密货币用户,除了日益提升的技术安全措施之外,保护个人与家人的安全更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防线。相关机构和行业组织正努力推动加强监管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力求为加密资产营造更加安全和可信的环境。
未来,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升防范实物攻击的能力,将成为产业发展中的一大课题。作为投资者和技术爱好者,深入了解安全风险、科学保管私钥,并保持警觉心态,是防止悲剧发生的关键。加密货币作为新兴资产类别的变革性力量毋庸置疑,但保护这一新兴财富不受犯罪分子的觊觎和伤害,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保障个人安全、推动法制健全,协调全球执法资源,或将在未来构筑起一张有效的安全防护网,守护每一位加密资产持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