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不断扩大,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体系与加密资产的重要桥梁,备受关注。2025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68票支持、3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被称为GENIUS法案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标志着美国加密货币法制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法案由田纳西州参议员比尔·哈格蒂提出,致力于为稳定币资产提供严格的监管规定,包括反洗钱措施和稳定币与储备资产1:1的强制挂钩机制。 GENIUS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要求稳定币发行方须用美元或短期美国国债作为完全储备支持。这一规定旨在增强稳定币的信用度和稳定性,同时推动美国国债需求,进一步巩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哈格蒂参议员称,法案将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美国国债的需求,为美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尽管立法者们对法案抱有期待,学术界和业界专家对这一法案潜在的系统风险提出了严肃警告。范德堡大学的叶莎·雅达夫教授和前美联储支付与结算部门专家布伦丹·马龙于6月10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稳定币市场规模激增以及与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绑定,可能让国债市场面临流动性枯竭的风险。 目前,圆环公司的USDC稳定币流通规模约为600亿美元,而美国二级国债市场的日交易规模大约为9000亿美元。尽管现阶段如果稳定币发行商选择抛售其国债资产,市场上仍有大量买家接盘,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稳定币市场的持续扩张,国债市场的流动性能否支撑如此巨量的资产交易,成为一个尚未解决的隐患。 国债市场近年来的流动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趋严,银行资本要求增加,传统银行因此减少债券市场的参与规模。
同时,高速自动化证券交易商对主要债权人形成竞争,进一步降低了传统流动性的市场深度。 美国国债市场债务规模从2008年的4.8万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的28.6万亿美元,债务总量的增长与参与者数量的减少形成反差,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稳定币与国债市场之间的互动,若发生恶性事件,例如稳定币发行商突然出现流动性风险或破产,可能引发大规模国债资产抛售。若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吸纳大量抛售,价格剧烈波动将冲击金融市场稳定,并反过来影响稳定币的兑付能力,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外,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主要使用短期美国国债作为储备支持,这可能导致国债市场结构发生调整。短期国债占总债务的比例将上升,影响长期债券的发行和规划,这不仅改变美国政府的融资结构,也将影响政策制定和财政支出计划。
研究者雅达夫与马龙呼吁,稳定币监管者与国债市场监管者之间必须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防范潜在风险。然而,现实中涉及多个联邦监管机构且缺乏明确主责机构,协调难度较大。 GENIUS法案授予货币监理署和美联储一定的监管权,而较小规模稳定币由州级监管机构负责,这种多层次监管结构增加了跨监管合作的复杂性。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作为潜在协调机构其具体作用尚在讨论中。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众议院此前通过了名为STABLE的相关稳定币法案,两者目前需协调整合,以形成统一的稳定币监管框架。STABLE法案与GENIUS在架构和监管重点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联邦与州监管机构职责划分、算法稳定币监管等方面。
政治因素也对法案进程产生一定影响。部分民主党议员对前总统特朗普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活动表示担忧,认为GENIUS法案可能助长相关利益,并削弱消费者保护及国家安全防御。著名议员沃伦与沃特斯等对该法案持批评态度,也为法案的最终通过增添了变数。而特朗普对加密领域的介入,某种程度上分化了政坛对稳定币监管的共识。 总的来看,GENIUS法案的通过体现了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领域的积极姿态,推动稳定币纳入金融基础设施,但同时也暴露出监管协调不足、市场流动性隐患及结构性风险等问题。未来稳健的监管设计需要兼顾创新发展与系统安全,建立跨机构联动的监督机制,妥善解决稳定币背书美国国债市场承压的潜在挑战。
监测稳定币市场发展态势,加强国债市场流动性保障,推动监管合力,成为确保数字金融生态健康稳健的关键。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稳定币监管动向不仅影响本土市场,更将对全球加密资产监管趋势产生深远影响。随着GENIUS法案进入众议院阶段,未来该法案如何兼顾创新与风险管控,如何调和立法与监管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是业界和学界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