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美国,商场的衰败与高校的关闭已成为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大量的空置建筑不仅消耗着社区资源,也威胁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稳定。然而,如何将这些“死去”的商业空间和“垂死”的学院转变为新的生机,却成为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中的关键。内布拉斯加州小镇布莱尔和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两个案例,展示了适应性再利用的力量,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社区的命运。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面临严重的入学率下滑,传统学院和大学的关闭频率趋于每周一所。关闭的校园如同沉重的包袱,延续着高额的维修和运营成本,而周边社区往往难以有效利用废弃资源,陷入消极困境。
与之相对的是,某些地区通过精准识别本土需求,选择符合实际的创新途径,将原本被视为负担的旧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布莱尔小镇的Dana学院关闭后,整个社区陷入了人才流失和住房危机。作为一个拥有约八千人口的小镇,工作岗位存在但无力支撑员工住房,许多年轻家庭和劳动者被迫离开寻找合适住所,社区活力锐减。Dana学院旧址占据大片土地,但大多数建筑闲置,反成资产负累。面对这一困局,小镇领导层提出改变思路:不把余下校园看成负担,而要寻求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借助“Transformation Hill”项目,布莱尔市与多方区域机构合作,汇聚多源资金,重点改造旧宿舍为针对工作家庭的劳动力住房。
Dana Suites项目将六十年代宿舍转变为拥有两室公寓的住宅,适应当前市场所缺少的舒适租赁需求。改造工程保持建筑结构的坚固优势,同时彻底重塑内部空间布局,配备完整的厨房和现代化卫浴设施。这种改造不仅降低了新建成本,也最大程度发挥了原有资源的价值。更为创新的是,项目融合了劳动力发展策略。非营利组织Angels Share负责为住户提供技能培训,涵盖建筑工艺、医疗支持等本地就业需求旺盛的领域,构建了培训与就业顺畅衔接的生态链。这种“住宅+职业培训”的模式,不仅帮助弱势青年获得经济独立,也满足了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财务支持上,项目采用了混合融资方式,结合州政府补助、农村住宅基金和长期低息贷款,有效解决了融资困境,打破了传统贷款需证明市场需求的恶性循环。根据最新报告,五年过去后,Dana Suites满租率持续稳定,地方税收收入增加,且社区认可度显著提升,居民逐渐将院校关闭视为重新塑造未来的契机。相比之下,奥斯汀社区学院(Austin Community College, ACC)针对死去的Highland购物中心实施了巨型的适应性再利用工程。Highland Mall从1971年的繁华商业中心,逐步走向衰败,成了拥有120万平方英尺空置面积的庞然废墟,坐落于距离市中心仅六英里的位置。ACC面临学生激增和扩展需求,传统校园建设成本高昂且用地紧张。对此,领导层视废弃商场为转型机会,将大型零售空间灵活改造成教学楼和实验室。
大型停车场则为超过15000名学生提供便利的交通配套设施。韩国数字媒体的报道特别关注了商场挑高的宽敞空间及灵活布局,极大地满足了现代教育对开放式和多样化教室的需求。ACC先将旧JCPenney部门改造为“数学殿堂”,打造20000平方英尺的开放学习区,容纳成百上千名学生同步参与个性化辅导,显著缓解了数学补习的瓶颈。接着,前Macy's商店被改建为先进制造实验室,食物广场转为多功能学生中心,小商铺转换为护理、汽车技术及烹饪艺术的专门实验室。校区支持基于能力的学习模式,学生可按个人节奏进步,学校与行业形成紧密的就业对接渠道。此外,该项目还包括在废弃停车场上建设集居住及商业于一体的混合用地,满足学生及教职员工的住房需求,同时促进区域住房供应的扩容。
公共交通优化项目加强了校区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连接,当地小型商户进驻校园,形成共生的微型经济圈。项目实施后,ACC的学生成功率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基础数学领域的表现获得了肯定。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地区平均水平,周边物业价值上涨,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空城”焕发活力,逐渐成为社区祥和与自豪的标志。分析两者成因,布莱尔的成功得益于小城规模带来的协调便利、地区经济稳定、州级住房支持及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奥斯汀则依赖其大都市资源、宽松的监管环境和强劲就业市场。共通点在于准确评估本地政府功能,信任和社会资本的积累,良好经济基础,灵活的资金安排及法规支持。
两地项目均突显了从“需求出发”,而非生搬硬套外地经验的重要性。社区资源的合理整合、既有网络的充分利用及阶段性推进策略都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财务限制反而激发了创新合作,旧建筑的物理局限被转化为独特的设计亮点。对失去的理解,由消极走向积极,激活了社区共识和未来愿景。死去的商场和濒临消亡的学院因此成为新的社区基础,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希望更多社区能借鉴上述经验,认识自身资产潜力,培养合作能力,设计出贴近本地文化和经济的创新方案,书写属于自己的复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