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产品开发领域,“真实源泉”(Source of Truth)这一概念频频被提及,企业希望借此解决信息不一致、数据重复、流程混乱等问题。然而,真正的问题并非简单地找到一个单一的“真实”数据源,而在于团队成员之间对“真实”的定义各异,以及多样化业务场景带来的复杂关系。深究这背后的本质,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推动协作和创新。 产品工作的本质是复杂且多元的。以一个典型的产品团队为例,团队管理着多条不同的产品线,每一条产品线包括了多个不同的“举措”,这些举措可能涉及频繁上线,有些发布面向终端用户,可见性高;有些则通过功能开关控制,尚处于隐藏状态。同时,这些举措还可能组建成不同的“发布计划”,按不同层级由市场部支持推广。
更令人头疼的是,举措与发布计划的关系并非始终一一对应,有时一项活动跨多个发布阶段,有时多个举措被组合进同一个发布计划,而并非所有举措都会产生发布。这样的层层嵌套结构自然增添了数据管理的复杂度。 此外,团队还面临着业务目标与项目目标错综复杂的映射关系。例如,某些战略级别的“史诗”(Epic)并不与具体的举措对应,而有些举措结束时,标志着对应史诗的完成,但也有极端案例中两者完全没有明确关联。在这种设计上没有统一规范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团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应用,一方面满足了多样应用情境,另一方面却加大了数据标准化的难度。 企业还会基于资金分配(如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战略支柱、市场细分、能力建设(新能力与现有能力优化)、战略时间窗口等多重框架对投资进行理解和分类。
目标体系亦不尽相同,有的以交付为核心,有的以结果为导向。目标与举措之间的关系并非固定顺序,有时候目标先行,推动举措产生;有时候举措已设定,后续补充目标。这些复杂多变的多对多关系,使得构建统一标准的“真实源泉”充满挑战。 面对这种近似千头万绪的现实情况,很多企业自然倾向于寻找能“一劳永逸”解决真相不一致问题的方案。然而,从数据造型的角度看,虽然可以运用诸如交叉表、属性标签和复杂关系映射的手段,理论上构建包含所有细节的综合数据模型,但关键问题在于人。即便结构可以设计得尽善尽美,如果团队成员无法准确持续地填充数据,或者系统界面设计不够友好让用户迷失于各种例外情况中,再完善的模型也将面临“手段变目的”的困境。
业务高管会从多视角审视这些数据源,发现其中固有的矛盾。例如某项被定义为战略支柱的业务单元,数据显示其投资只占总额的极小部分,显然与管理层期望的重点不符。客户可见发布中有高比例其实是隐藏式功能,颠覆了原先的交付认知。不同团队对“举措”的定义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团队甚至很少“关闭”项目,导致数据同步滞后。市场部门发现自己支持的发布活动中,很多未能与企业整体传播口径保持一致,影响品牌形象管理。 这里反映出企业面临的几种典型应对模式。
部分企业出于对产品复杂性的认知不足,错误地将产品开发视为简单线性流程,期待各环节规范统一,而异常数据和例外被视为噪音,急于消除。但这种简单化处理往往掩盖了实际问题根源,形成对真实情况认知的偏差。 还有一些企业置身于强烈依赖部门间协作的组织架构中,别无选择,只能通过高强度的标准化流程来维系协作秩序。尽管这种方式可能牺牲局部灵活性和效率,却有助于保证整体可控性和决策一致性。 第三类企业完全接受产品开发的复杂性,拥抱多样的业务场景和数据不一致,选择忍受认知负荷,或者通过削减细节来减轻认知压力,以求前进。但这容易导致有价值的细节被弃置,影响决策质量。
最后,部分企业对复杂性的容忍度极低,执着于简化管理,拒绝承认多元和模糊,力图构建看似简洁可控的表面秩序,但这种做法往往造成人才流失和决策偏差,使企业无法真正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从根本上说,“真实源泉”的困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文化与组织认知问题。我们需要理解,所有人未必寻求单一“绝对真相”,有时更多的是承认多重视角和版本的存在,鼓励跨部门沟通和协作,形成多因共治的生态环境。对于技术工具和数据模型而言,关键不是穷尽所有可能,而是为不同利益相关方提供可理解、可用、可信的多样化视角,帮助他们聚焦于自身关切的“真实”。 企业在设计真实源泉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一是系统设计应注重灵活性与可配置性,支持多种业务场景和异常情况,而非过度追求单一标准。
二是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录入和使用门槛,鼓励真实数据的及时更新。三是在组织层面塑造开放透明的文化,接受和尊重多种声音,避免因管理需求强加单一解释。 此外,关注实际业务决策场景,识别其中存在的“现实被压缩”的部分,尝试以多版本对比、场景区分的方式展现数据,帮助决策者洞察基础数据背后的多维度事实,而非简单呈现汇总指标。这样才能助力组织形成真实与效率的平衡,在复杂性中寻找稳健的发展路径。 总结来说,产品开发中的“真实源泉”问题并非单纯的数据技术难题,而是涉及认知体系、组织文化、技术实施和用户行为的复合挑战。企业若能认清自身发展阶段和文化环境,灵活拥抱复杂性,构建开放共治的管理体系,以多样化“真实”为基础推动协作创新,必将为产品竞争力带来可持续提升。
John Cutler对“真实源泉”的深刻洞察,正是当前企业面临这一困境的重要启示,引领我们跳出表面简单的“真相追寻”,拥抱交织复杂的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