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巨頭福斯汽車(Volkswagen)近日遭受美國進口關稅政策的嚴重影響,對企業的經營利潤造成顯著打擊。儘管銷售收入基本持平,但受困於美國實施的高額關稅,福斯上半年營運利潤大幅下滑,這也全面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穩定性以及企業面臨的高成本挑戰。福斯汽車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到1584億歐元,折合約185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營運利潤卻較去年同期下滑三分之一,僅為67億歐元,約合78.6億美元。這其中,關稅成本達到13億歐元,約15.2億美元,成為主要利潤侵蝕原因。除此之外,重組費用也令企業蒙受損失,影響利潤增長。
福斯執行長奧利弗·布盧姆(Oliver Blume)在公司年中財報說明會上坦言,關稅政策帶來的壓力令公司需重新評估營運策略,尤其是在美國這一重要市場。透過重構產品線和加大電動車型的銷售,福斯已實現一定程度的市場成功,但低利潤率的電動車推廣以及關稅重負共同導致營運回報率下滑。公司的調整策略也體現了對未來貿易政策更加謹慎的態度。美國對歐盟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引發福斯與其他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強烈反彈。這項關稅使得福斯在美國市場的成本結構急劇變化,競爭力受損。近來,消息透露歐盟與美國正積極協商降低此關稅,談判目標或定於15%的稅率,以建立更具平衡性的貿易格局。
若達成協定,福斯營運成本將大幅下降,有助恢復企業盈利能力。福斯財務長阿爾諾·安特利茲(Arno Antlitz)指出,公司對全年營收預期做出調整,從之前預計的5%增長降至與去年持平。經營回報率預估從5.5%至6.5%下調至4%至5%,淨現金流預計也將縮減至10億至30億歐元之間,反映出企業財務的保守態度。關稅的不確定性成為企業前景的隱憂。福斯強調,未來關稅的走向及其影響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任何相互報復措施都將加劇市場波動,並可能對全球汽車市場構成嚴重挑戰。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談判背後,存在著更深層的經濟政策調整意圖。
雙方希望透過促進美國在歐洲的直接投資,以及歐洲企業在美擴大投資,建立互利的合作基礎,從而為談判帶來更大成功機會。福斯在美國的生產設施和研發投入,一直是企業全球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為有利的貿易條件將幫助福斯提升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降低進口產品成本。這不僅有助福斯自身,也將進一步推動兩大經濟體間的經濟交流和發展。福斯汽車積極回應市場及政策變化,加強重組和創新力度,特別是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領域。雖然關稅問題帶來壓力,該公司仍保持長遠眼光,致力於技術革新及產品線優化,期望依靠優質產品質量與服務吸引顧客。
但短期內關稅負擔讓公司盈利面臨考驗,促使其必須謹慎控制成本與調整策略。從更廣闊的層面看,福斯的遭遇反映全球市場在保護主義和自由貿易角力中的矛盾。美國推行高關稅一方面旨在保護本土產業,另一方面則引發供應鏈成本攀升。歐洲車企在這種環境下雖然承受壓力,但同時也透過加強本地投資與技術創新尋求突破。未來,福斯與其他汽車製造商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將依賴美歐貿易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及合作態勢的和解。對投資者而言,在關稅背景下調整投資策略,關注企業對新政策的快速反應和調整能力是關鍵。
福斯股價在關稅消息公布後仍有一定反彈,顯示市場對公司前景存在一定信心,但也反映出期待貿易談判結果的焦慮情緒。綜觀福斯汽車現狀,從營收持平但獲利承壓,到預期政策變動帶來風險與機遇,企業面臨多重挑戰和轉型壓力。關稅作為全球貿易摩擦的代表性議題,將持續影響汽車產業鏈的成本結構與發展節奏。華爾街與歐洲市場密切關注雙方談判動態,期待一個公平且持續的貿易環境,既有助福斯逆風翻盤,也利於全球汽車業健康穩定發展。未來幾個月,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走向將決定福斯等跨國企業的競爭命運與發展軌跡。企業應趁此機會加速產品創新、產業鏈整合和市場多元化佈局,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
整體而言,福斯汽車的經歷是全球化背景下跨國企業在貿易政策變動面前的縮影,亦彰顯了國際政治經濟互動對企業經營的深遠影響。在積極求變與政策合作的推動下,未來汽車產業仍有望保持活力並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