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对3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被称为GENIUS法案的巨大加密货币立法。这项法案标志着美国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加密市场注入了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严重隐忧。尤其是该法案对稳定币的监管放松,引发了经济学家、监管机构以及金融专家的广泛担忧。近年来,稳定币因其与政府支持货币挂钩的特性,逐渐成为加密市场中的中坚力量,被视作构建数字货币生态系统的基石。然而,正是这类以美元等法币为锚定的数字货币,成为此次立法争议的核心焦点。根据GENIUS法案,银行子公司及大型科技企业将被允许发行自己的稳定币,这意味着像亚马逊、Facebook甚至X这样具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发行自有数字货币,从而以新的方式控制客户的支付体系。
这种做法在部分经济学家看来,极具风险且具有潜在的历史回归特征,他们担忧未来美国金融体系可能会回到19世纪银行发行多种不同币种的“野蛮时代”,导致支付体系的分裂和金融秩序的动荡。经济学家巴里·艾欣格林(Barry Eichengreen)在纽约时报发表的评论中警告道,目前全球多数经济体都趋向于统一且可靠的支付系统,以适应全球高度互联的经济,允许大型私企发行多种稳定币无疑会破坏这一趋势,引发系统性风险。稳定币的运作机制依赖于其背后的资产支撑,这些资产或存放于银行账户中,或投资于国债等收益性资产。然而,部分稳定币发行机构为了实现稳定和收益,可能会将这些资金投入风险更高的金融工具。一旦市场出现动荡,用户大规模赎回稳定币,背后的资产被快速抽离便可能导致银行和国债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更重要的是,稳定币并未受到类似银行存款保险体系的保护,也缺乏严格的监管约束,一旦出现兑付危机,投资者利益和金融体系稳定均将受到严重威胁。
此次法案获得共和党几乎全员支持及部分民主党的支持,这反映了美国两党在加密货币监管问题上的分歧与合作。一些民主党议员如纽约州的Kirsten Gillibrand和其他几位重量级政治人物投下赞成票,显示出加密行业游说的影响力和扩大。然而,也有少数共和党如Josh Hawley和Rand Paul反对该法案,分别因担忧大科技企业的权力进一步膨胀以及认为当前监管政策无需改变而站在不同立场。值得注意的是,法案的通过也为前总统特朗普涉足加密货币市场提供了政策基础。特朗普已经发行了名为USD1的稳定币,虽然其市场表现波动且面临监管压力,但法案通过后或为其拓宽了合法运作空间。此次法案的出台,不仅重塑了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系统中的角色,也引发了亿万投资者、监管机构乃至普通公众对未来金融安全的深刻反思。
支持者认为,稳定币能够为加密货币提供稳定、便捷的支付手段,推动数字货币的大规模应用与创新发展。反对者则警告其隐藏的系统性风险,担心在缺乏完善监管和保障机制下,将掀起新一轮金融风暴。未来,加密货币的法律框架、金融机构的风控措施以及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将成为确保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市场和全球加密生态系统都将密切关注这一法案的实施效果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促进技术进步,是监管层、产业界及学术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