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软件的创新也日益重要。Blender作为一款开源且强大的3D创作工具,始终致力于让3D技术更加普及和高效。近期,Blender团队宣布了一项突破性计划——“Beyond Mouse & Keyboard”,即超越传统的鼠标和键盘操作,拥抱平板电脑及多触控设备,开启全新的3D制作体验。这一举措不仅迎合了当下计算设备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也为数字艺术家们提供了更自由便捷的创作环境。 多触控设备如Apple iPad Pro、微软Surface以及华为MatePad等,因其便携性和优质的手写笔体验,成为越来越多创作者的首选工具。过去几年,硬件性能的稳步提升使得这些平板成为潜力强大的计算设备。
Blender团队深刻理解这一发展,认为拥抱这些平台是实现“人人都能轻松使用3D技术”的必经之路。因此,Beyond Mouse & Keyboard项目围绕如何将Blender的强大功能完整地移植并优化至多触控设备展开,目标是提供既保留传统复杂操作精髓,又适合触屏操控的全方位创作平台。 项目的核心在于适应不同硬件平台特性,设计符合触控习惯和任务导向的用户界面,并以现有Blender版本为基础,在应用模板和工作空间上进行优化改良。iPad Pro搭配Apple Pencil被选为首个测试平台,之后计划逐步覆盖Android及其它数位板表面设备。开发团队强调,无论是使用独立平板,还是配合键盘、触控板的设备组合,用户都能获得流畅且无缝的切换体验。从桌面到平板,从鼠标键盘到触控手写,Blender试图打破界限,统一用户体验。
用户群体定位清晰——“Blender用户”本身,无论其设备种类如何,没有区别对待平板用户和桌面用户,也不刻意简化软件功能。Blender依然是一个功能完整的3D创作套件,面向需要使用笔设备进行绘画、雕刻、2D动画等具体任务的艺术家,以及那些将平板作为主要或移动创作工具的用户。初期重点将放在基础的模型操作和雕刻功能,随后扩展至Grease Pencil故事板和动画制作,满足更加复杂的创作需求。 然而,适配平板尤其是独立设备并非无难度。单一全屏窗口的工作流程、小屏幕限制、缺乏传统键盘鼠标(尽管可选配)、多种输入方式(触控加手写笔)、有限的处理能力及电池续航,还有安全封闭的文件系统都构成了挑战。为此,Blender团队致力于打造灵活且适配性强的UI设计,有效利用浮动窗口和临时上下文菜单,保证核心功能易用且高效。
图标式侧边栏标签、触控友好的操作面板和快捷菜单等设计更加符合触屏操作习惯,减少操作的繁琐和认知负担。 在输入方式方面,项目支持多种组合使用场景。例如平板连接键盘和触控板时,用户体验与桌面类似;反之,桌面电脑搭配图形数位板(如Wacom Cintiq)同样能享受专门优化的触控操作便利。这种双向适配策略确保Blender生态圈各类使用者均受益,促进平台整体协同进步。 目前公开的设计原型展示了在iPad上Blender界面的可能性。将传统多区域编辑界面压缩到单一工作区域,辅以可浮动的快捷操作区和切换面板,为平板用户最大化可用空间和操作便捷度。
比如通过资产库快速拼接模型部件,或使用简洁的悬浮菜单快捷调用工具,皆体现了对移动作业效率的聚焦。雕刻模式则借助简化菜单栏和弹出工具面板,使界面更加直观,同时保留丰富的功能性。 开发管线方面,Beyond Mouse & Keyboard基于独立分支进行,诚邀熟悉多点触控和手写笔交互的开发者加入。项目除改进触控事件、手势识别外,还包含文件系统集成、云端同步(如iCloud、AirDrop)及渲染优化模块。为了兼顾不同设备,许多新设计同样将回馈桌面用户,例如可切换侧边栏、有图标支持的标签、定制快捷菜单编辑器等,提升整体使用体验。 随着项目推进,Blender团队计划在2025年SIGGRAPH大会上展示Apple iPad Pro运行的Blender技术演示,随后举行工作坊深入评估设计细节并优化流程。
2025年Blender大会期间也将呈现更多现场演示,促进社区反馈和协作创新。用户和支持者可通过加入开发基金或单次捐赠的形式,助力该项目获得持续资源和发展动力。 Beyond Mouse & Keyboard不仅是技术功能的革新,更是Blender迈向多元硬件生态系统的战略布局。它必将赋能更多艺术家打破设备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数字创作自由。随着3D内容的日益重要,触控设备与Blender深度融合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动画制作,都将迎来更便捷、高效且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关注Blender多触控项目,将带您见证数字艺术创作工具的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全面释放。
对所有热爱3D创作的人来说,Blender的下一步将是一次颠覆传统操作习惯、探索无限可能的革命。